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http://m.39.net/pf/bdfyy/tslf/
本文原刊于《美术学报》年第4期
感谢庄程恒老师赐稿!
引用时请注明出处
摘要:婴戏图像是金代墓葬的重要装饰主题之一,通常以童子戏花、童子戏绣球和儿童乐舞(社火表演)等形式出现在墓葬的各个装饰部位中。本文试图以晋南地区金代墓葬为中心,将婴戏图像置于墓葬整体空间中进行解读,探求它与仿木结构、墓主像之间的关联,并结合当时世俗阶层对死后往生净土和子孙昌盛的双重诉求,讨论金墓装饰中的双重信仰。
关键词:婴戏图像;墓葬装饰;莲花化生;仿木结构;净土
庄程恒
庄程恒,男,年生于广东惠来。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副研究馆员(文博)、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唐宋美术考古与宗教、广东近现代美术与展览策划。
婴戏题材是唐宋以来流行的绘画主题之一,也是陶瓷、建筑、金银、玉器的重要装饰纹样。学界对于婴戏题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其作为传统绘画主题的生成、演变及其社会原因的解读[1];二是对陶瓷、玉雕、金银器等工艺装饰纹样的研究[2];三是对婴戏图像与祈求多子的传统愿望、莲花化生观念、摩睺罗与七夕风俗等有关的文化内涵的探讨[3]。此外,还有从诗词、家庭、宗教等多个方面综合讨论中国艺术中儿童图像的专著——ChildreninChineseArt,其中第二章和第六章分别讨论了宋代婴戏图与宋诗之间的关联和宗教信仰中的儿童形象[4]。然而,作为宋金墓葬空间中的一个装饰主题,如何从墓葬整体出发,充分考虑墓葬中装饰主题之间的关联,进而从世俗风尚的视野中去讨论婴戏图像的意义和图像内涵,是以往学者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