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吉沙杏新生记

新华网乌鲁木齐6月29日电(杲均丰)看着田里雇来的五六个人忙前忙后摘杏子,阿卜杜克热木·胡达拜迪坐在地头盘算起今年的收成。种出的杏子品质上佳,收购价可以达到每公斤10元,他不由感叹,这些“*疙瘩”成了增收致富的“金疙瘩”。

阿卜杜克热木正在采收自家的杏子。新华网杲均丰摄

阿卜杜克热木雇佣同村村民采收自家杏子。新华网杲均丰摄

这是阿卜杜克热木在家乡种杏树第15个年头。55岁的他出生于新疆喀什地区英吉沙县托喀依村,这个地处昆仑山北麓、塔里木盆地西缘的国家级深度贫困县孕育出的杏子个大皮薄、汁多肉甜,但正是这些优点在刚开始种杏子时天天让他犯难。

“杏子采摘期也就半个月,以前我们直接拿棍子把杏子打到地上,捡回来很多粘乎乎、烂糟糟的,每公斤也就卖七八角钱。”阿卜杜克热木说,“像我这6.8亩地,以前一年忙前忙后也就挣多,村里有些人嫌种杏子不挣钱,就把树砍了种别的。”

由于当地过去大多采用粗放式田间管理,加之成品杏运输难、销路窄,杏价持续低迷,众多果农入不敷出。据英吉沙县*府统计,-年,全县杏种植面积从巅峰时期的30万亩锐减一半。

阿卜杜克热木也曾考虑把树砍了,但拿着斧头的他看着满园杏树最终没能下得去手。“这就像自己孩子一样,种下的时候就盼着成才,谁能想到长大了没人要啊。”

变化发生在年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府启动“百千万培训行动计划”,两个月后,*府决定重点布局南疆34个县市,优先支持林果产业发展。地理标志商标品牌“英吉沙杏”应运而生。

林果专家进驻教技术、大路修到村门口、招商引资来了甜杏深加工企业……随着一系列推动特色林果业提质增效*策落地生根,“英吉沙杏”逐渐被外界所知。

年,英吉沙县产杏8.6万吨,市场价格比往年翻了4倍。依靠标准化种植、采收,拥有特色地理标志商标品牌认证的英吉沙杏让当地农民“钱袋子”鼓了起来。

“十年前我们刚来到英吉沙的时候,都是收杏子做杏仁油,果肉都用不上。现在鲜杏品相好,产品有了品牌价值,我们的产品线也越来越多了。”新疆英吉沙德源农林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姚江科说。

新疆英吉沙德源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内的自动分拣鲜杏设备。新华网杲均丰摄

英吉沙的杏子“火”了,各村村民也做起了杏子采收、杏产品加工等新工作,每到采摘季,不少人都能得到新收入。

阿卜杜克热木在田里转悠着,抬眼望去,老杏树枝头杏子一片连着一片,在盛夏时节泛着阵阵果香,树下套种的小麦刚收割完,新培育的小杏苗正在成长,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阿卜杜克热木的杏田正在采收。新华网杲均丰摄

“现在我们村里再没人说砍杏树的事了,大家都在比谁的杏子种得好,谁采摘的时候雇人多。”托喀依村书记吕天义说,“这两年像我们一样靠杏子脱贫的村子有很多,现在提到‘英吉沙杏’,大家干劲十足。”

和“英吉沙杏”共同迎来新生的,还有许多依“杏”而兴的村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jiaojinpana.com/bpfz/119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