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平原,旅归故园笑云读星

1、心有所依

流离重流离,

忍冻复忍饥。

谁云天地宽,

一身无所依。

我之记忆里,有许多可以脱口而出的诗词,在不经意间想起它们时,我能非常形象地组织一幕合适的场景。却唯有此诗浮现时,其环境的真实性犯不着加油添醋地虚拟。

低矮茅檐下,蚊香在潮湿的空气中艰难地燃烧。有猫,悄无声息地于窗外的黑暗中蹑手蹑脚。屋后的浅渠水流淙淙。竹叶在深夜的凉风里抖动,像有谁,将坚硬的细砂洒向心头…

那时候,我年轻的心在生活的波浪里已经沉浮良久,正是迷惘之际。当时借宿在成都远郊的亲戚家中。一个夏天的深夜,虫声啾啾。

夏夜

我睡不着,拉亮若萤火般的白炽灯,随手捞起床头的一页旧报纸,胡乱翻看。那是某个大报的副刊,左上角就印着这首小诗和它的背景介绍以及读后感。

我从来认为文字是死的工具。但这十六个字,是活的。它像一只黑啄木鸟,在我如枯死树干的心上,狠狠地凿。

灵*被凿通的疼痛感让我变得敏锐异常。亲戚家的狸花猫好巧不巧地挤进了窗。叼着只被啃掉半边的田鼠,灵活地跳上了我的床。

月光像剧场的聚光灯以它为主角。它讨好地将血肉模糊的半只田鼠放在我杂糅作一团的毯子上,目不转睛地盯着我,像在无声地笑。

世界是活的啊!世界是已知与未知的交集。世界是发生,从不结束!世界就是每一瞬的互动!

我记住了这只美丽的猫。第二日即辞别了亲戚返渝,带着那十六个字。从那时起,我再不曾怨天尤人,斤斤计较。如果认为生活不如意,那仅仅是自己的不甘心,谁也不欠你的。

让自己平静,并坚持努力。直到今天,这首诗对我都没有表现任何消极意义,我还把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与它并列一起,作为鞭策自己热爱生活的永恒动力。是它们,让我真切地感到心有所依。

当然,顺其自然的生活习惯也让我从那时离开后就再没有回去过,当年的农家院落在我的岁月长河中渐渐淹没…

2、故园

我没有*牵梦绕,也从不刻意寻觅。但去成都的机会还是不经意间出现了。

青禾原

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我又来到了成都远郊,在青禾为畴的田野上,沿着机耕道漫步。

但和久远以前有所差别的是,我不会再对泥土芬芳不屑一顾,也不会以抽出青色稻穗来体现顽皮。一种老友相见的亲切充盈我的心头,天空阴沉,有雨溢出,像我带着笑意的眼睛。

成都和重庆的变化在最近这些年可谓天翻地覆。我早已习惯了它们的现代繁荣。但货真价实的记忆中的乡土气息扑面而至时,我迅速还原了自己的原始身份——还是那个少年,披着风尘,把玩着沧桑,在故园徜徉。

我印象中趴着金龟子的高大青杠树失踪了,院子旁边的小堰塘消失了。替代它的是一棚瓜架。

南瓜如昨

我允许目光炽烈而迷惑,在低矮而破烂的柴房旁抚摸,摩擦起火,填在记忆炉膛内的柴禾,升腾出蓝色烟气;温暖的四季豆香味在意识里速写小院轮廓:

那是一个“口”字形的小院,一横为并列的三间土墙覆草的土房,皆开着门;一竖为砖木结构的瓦顶平房,常闭着门。横竖相交的结合处是一个带猪圈的厨房。

另外一横一竖处皆为砖砌围墙。其中一道墙下有个石头垒成的猪圈。

院子里没有树,也没有狗,常常有猫。最早的时候还有头水牛。

从院子前门出去,是一条小河渠,刚好在此处拐弯。水色青中微*,是都江堰分下来的水流。渠旁青竹数杆,正适合坐在其下,一边拍打蚊蝇,一边垂钓。

打开位于厨房处的后门,则是一个袖珍竹林。青翠的竹子如针,捏着细细的阳光做线,将斑斑点点的金色绣于满地的枯*落叶上…

故园

我相信我的描述比较客观地还原了印象中的故园。但我转过瓜棚看见的场面没有重合我的思念。

这个小院早已荒芜,昔日平整空阔的院坝挤满了野生的八角金盘。密集得让人找不到落脚处;杂树恣肆生长于老房子的周围,甚至扎根在墙上,让人相信,如果再等几年过来,这里将再找不到人类活动过的痕迹。

绕是我心硬如铁,这眼前的倾颓败象犹让人动容。我实在不够聪明,常常感叹“人生若只如初见”的人,为什么不索性回避变化到底?

我特意给了当年住过的平房一个近景,恍惚中,那只狸花猫叼着它的战利品,蹿出没有了玻璃的窗户,在时光的草丛中三两下就消散了踪迹。

它梅花形的足迹却镌刻在我的心头,跟着那十六个字,若即若离地对我进行尖锐的提醒。从这个角度来说,故园依旧历久弥新。

、果实

有雨来袭,我缩在屋檐下躲避。视线在废弃的小院范围逡巡。

我仿佛是粒不那么丰满的种子,被五彩戏法的手段督促着发芽开花结果;经历的整个神奇过程在那么一恍神的功夫毫无遗漏地为我所知。

曾几何时开始,我不再强求意义,心平气和地接受了存在即真理。

就像这片如今已经静阚无人的宅基地,它不过是承载不了人们对幸福的更高追求才被废弃。但它曾经拥有的生活价值,不过是换了种方式,停留在如我般念旧的人脑海里——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突然下起的雨突然又停,我向院子的方向深入,转过一个弯,迎面撞见了几棵发育良好的李树,繁枝茂叶间,结满累累硕果。

你看,即便被世界抛弃,生命也从不放弃;即使未来注定沉寂,也要想着奉献甜蜜。

有清脆的甜香替代了前一阵的雨,将我的心情淋湿。我一个箭步跨到树下,挑那些展示自己饱满体态的熟李。

染着白霜的果实风情万种地躺在掌心,像托着玉环大姐的丰腴却品到了飞燕小妹的轻盈。

老院子里一边挂满李子,一边结满倭瓜。我爱这瓜田李下的嫌疑。更陶醉于“偷瓜窃李”的正大光明。

就立于树下大快朵颐,没有任何人为干预成熟的脆李味道巴适,吃起来充满田园的纯粹。就像一颗颗化形的陶诗…

我吃饱了脆甜的李子,慢条斯理地沿着变得润湿的田埂回去。

愿我们走过的足迹,都代表一句值得留存的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jiaojinpana.com/bpjz/128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