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热风里寻通草

每年五月中旬起到六月初,*淮地区都会经历干热风的炙烤,虽然不利于大多数植物生长,这段时间空气则像水晶一样透明。户外树荫下阳光渗透出明暗有致的光斑和色块,湿热的盛夏即将来临,盖亚母亲身上这件灿烂的长袍也将要换去。通脱木手掌一样的叶片托举着倾泻而下的阳光,叶片是如此之大,大如脸盆。在一座普通的植物园里猛然相遇,给人的惊喜不亚于在热带植物园中找到了大叶蚁塔。通脱木看起来像是大号的八角金盘,同是五加科植物,通脱木是灌木甚至小乔木。绿化带里总是以手掌一样的绿叶作为衬托的八角金盘,仿佛在通脱木身上看到了自身想要的样子。明陈嘉谟《本草蒙荃》释其名曰:“白瓤中藏,脱木得之,故名通脱”。所谓白瓤中藏,干燥的茎髓就是大名鼎鼎的通草。我最早听说通草这件东西,还是因为静电实验中曾经很常用的通草球。通草球由其茎髓削制而成,是密度非常小的绝缘体,所以能观察到明显的静电现象。当然,通草更以其中药材的属性而出名,据说可以通乳、利尿,药效如其名。要得到中药饮片,需要割取生长二到三年的通脱木茎,截段,趁鲜捅出髓部,理直并晒干。药铺里的通草多以切成的圆片为主。真正吸引我去打听并寻找通脱木的,是清代李斗《扬州画舫录》的一段记载。号称扬州八大刹之首的天宁寺后面有座重宁寺,卷四描述佛殿道:“四边饰金玉,沉香为罩,芝草涂壁,菌屑藻井,上垂百花苞蒂,皆辕门桥像生肆中所制通草花、绢蜡花、纸花之类,像散花道场……”何谓“通草花”?原来通脱木洁白的茎髓纹理细软,有可塑性,经能工巧匠之手,可以制成各种足以乱真的“像生花”。通草花于康乾年间的扬州盛极一时,一度成为贡品,后来工艺逐渐衰落,至今几近失传。想想今天的仿真花多是种种化工产品,连假花都能折射出农耕文明的不同特质。通脱木性喜温暖湿润,在比较寒冷的地方也有很强的生命力。从地上捡起一段折断的枝条,果然“轻不禁风”。所谓茎髓,是海绵一样的薄壁组织,在炽烈的阳光下闪耀着莹白,坐下来端详片刻,还好有棕榈一样的大叶子洒下绿荫。梦泽蒹葭

感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jiaojinpana.com/bpjz/79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