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01刘邦——《大风歌》02项羽——《垓下歌》03张衡——《四愁诗》04辛延年——《羽林郎》05刘琨——《重赠卢谌》06谢录运——《登池上楼》07南北朝民歌——《西洲曲》08北朝东府民歌——《敕勒歌》09骆宾王——《于易水送人》10卢照邻——《长安古意》11杨炯——《从*行》12刘希夷——《代悲白头翁》13宋之问——《度大庾岭》14汉无名氏——《别诗》15李延年——《北方有佳人》16两汉乐府——《平陵东》17刘彻——《秋风辞》18虞姬——《和项王歌》19汉无名氏——《古艳歌》20汉无名氏——《橘柚垂华实》21古诗十九首——其一22古诗十九首——其二23古诗十九首——其三24古诗十九首——其四25古诗十九首——其五26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27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28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29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30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31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32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33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34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35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36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
01刘邦——《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赏析:
这是一首成功的凯歌,直抒胸臆,雄豪自放。全诗充满着一种
王霸之气,成王者可以呼风唤雨,无所不能。几年兼并战争的胜利,
造就了刘邦的王者气魄,但很难彻底清洗他原本市井流氓的无赖习
气,处处表现了他志满意得,狂妄自大的心理特征。
02项羽——《垓下歌》
力拨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赏析:
面对死亡,坦然而歌者,真正豪迈也。然透过豪迈,一股脉脉的
温情也从字里行间渗透出,“虞兮虞兮奈若何”,英雄亦多情!英雄无
奈,慷慨而歌,纵使失利,亦是豪气干云,此等气魄,何人能及!
项羽非常认命,天赐失败,便不复再有颜面去见江东父老,英雄
气概略见一斑。
03张衡——《四愁诗》
我所思兮在太山,
欲往从之梁父艰。侧身东望涕沾翰。
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
路远莫致倚逍遥,何为怀忧心烦劳?
我所思兮在桂林,欲往从这湘水深。
侧身南望涕沾襟。
美人赠我琴琅,何以报之双玉盘。
路远莫致何惆怅,何为怀忧心烦怏?
我所思兮在汉阳,欲往从之陇坂长。
侧身西望涕沾裳。
美人赠我貂襟褕,何以报之明月珠。
路远莫致倚踌蹰,何为怀忧心烦纡?
我所思兮在雁门,欲往从之雪雰雰。
侧身北望涕沾巾。
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
路远莫致倚增叹,何以怀忧心烦惋?
赏析:
美人远在我遥不可及的地方,我渴慕她那艳丽的容颜,她那温柔的心情,却不知如何才能够得到呢?我已经竭尽我的所能,想方设法地亲近她,却总没有这样的机会。道路艰难险阻,蛇龙虎豹随时出现,我未及时见她,就早已被吞噬了,生活的道路如此多艰,纵尽我所有的力量,又是如何能实现我的理想呢?
04辛延年——《羽林郎》
昔有霍家奴,姓冯名子都,
依倚将*势,调笑酒家胡。
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
长裾过理带,广袖合欢襦。
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
两鬟何窈窕,一世良所无。
一鬟五百万,两鬟千万余。
不意金吾子,娉婷过我庐。
银鞍何煜爚,翠盖空踟蹰。
就我求清酒,丝绳提玉壶,
就我求珍肴,金盘脍鲤鱼。
贻我青铜镜,结我红罗裾。
不惜红罗裂,何论轻贱躯!
男儿爱后妇,女子重前夫。
人生有新故,贵贱不相逾。
多谢金吾子,私爱徙区区。
赏析:
春日的花儿娇美可人,而垆边卖酒的少女则更鲜艳欲滴,她的存在,
为这柔美的春色更增添了一抹亮色,。狐假虎威者总是为了一定的目的,
然而这一次,却在少女面前被除数当众扒去了虎皮,露出了狐狸的面目。
而她的一席话,也正道出了中国封建社会畸形的伦常关系,并痛斥了这种
关系的不合理性。胡姬的言语代瑚着作者的思考,也具有了浓厚的现代气
息。
05刘琨——《重赠卢谌》
握中有悬壁,本自荆山璆。
惟彼太公望,昔在渭滨叟。
邓生何感激,千里来相求。
白登幸曲逆,鸿门赖留候。
重耳任五贤,小白相射钩。
苟能隆二伯,安问*与雠。
中夜抚枕叹,想与数子游。
吾衰久矣夫,何其不梦周。
谁云圣达节,知命故不忧?
宣尼悲获麟,西狩涕孔丘。
功业未及建,夕阳忽西流。
时哉不我与,去乎若云浮。
朱实陨劲风,繁英落素秋。
狭路倾华盖,骇驷摧双辀。
何意进炼钢,人为绕指柔!
赏析:
士为知己者死。中国古代士人有才学有能力,但都具有极强的信
赖性,他们希望能够在帮助别人建立功业的过程中完成自身的价值。
然而高才易得,明主难寻,英雄也会奈于自身的无用武这地的处境,
邓禹、姜尚、陈平、张良,他们在知人善任的贤君面前,都必须能各
尽所能,而我呢?空有满腹经纶,却只在时光流逝中孤独地徘徊着,
愁肠百结。谁是我的瑶琴知音,谁是我的明君贤主?
06谢录运——《登池上楼》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棲川怍渊沉。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徇禄及穷海,卧疴对空林。
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嶔。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
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
操持岂儿古,无闷徵在今
赏析:
残酷的*治斗争使本可平步青云的诗人倍受打击,在偏僻的海边
小镇上为了那些儿俸禄忙忙碌碌,久病初愈之后,登楼远眺,顿时为
大自然的清新美丽所折服,徐风微波,池塘春草,园柳鸣禽。一切都
是那样地具有生命的气息。然而面对如此良辰,感怀自身,又不免暗
怀悲伤,在自然的淳朴浑厚面前,人类竟是如此脆弱善感,如此苍白
无力。
07南北朝民歌——《西洲曲》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方?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至,仰看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赏析:
水畔女儿的情思犹如这绵绵海水般温柔不绝,她有着丰富的感情
和多愁善感的心,与情人分离,是她心中无限悲苦的根源,对情人诚
挚的爱,却又让她显得楚楚可怜,娇美可人,那缠绵的思念甚至都不
曾为外界经年景象的变幻而有丝毫动摇。淳朴的语言也正诉说了她对
于爱的淳朴心理,就算是如痴如醉,也要将这份爱的体验持之以恒。
08北朝东府民歌——《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赏析:
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风略起处,便可望见雪白的羊儿隐在其中。
策马奔驰在这样无限的大地上,你会觉得生命是如此轻松自由。苍的
天地,萋萋的野草,时隐时现的羊群,有极具一种原始的风味,而这
种原始之中双透露出一种强悍与粗犷,这是一贯持“温柔敦厚”的大
汉民族所不具有的自由生命力。惟有原始,才更具魅力。
09骆宾王——《于易水送人》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赏析:
秋风萋瑟,筑声凄凉。空旷的易水河边,古人的一腔怨气,
吹皱了一河秋水:“风萋萋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冲
冠怒发下,是一个个悲壮凄怆的灵*。河的那一面,便可能是主
人公埋骨之所,他却仍然踏着悲壮的歌声迈过河去,去实现他作
为人的价值。悲乎?壮乎?千年后的易水边,不同的送别,相同
的荡气回肠,君且前行,一无反顾!
10卢照邻——《长安古意》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
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
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
进丈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
游蜂戏蝶千门侧,碧树银台万种色。
复道交窗作合欢,双阙连甍垂凤翼。
梁家画阁天中起,汉帝金茎云外直。
楼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讵相识,
借问吹箫向紫烟,曾经学舞度芳年。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比目鸳鸯真可羡,双去双来君不见?
生憎帐额绣孤鸾,好取门帘帖双燕。
双燕双飞绕画梁,罗帏翠被郁金香。
片片行云著蝉鬓,纤纤初月上鸦*。
鸦蓼粉白车中出,含娇含态情非一。
妖童宝马铁连钱,娼妇蹯龙金屈膝。
御史府中鸟夜啼,廷尉门前雀欲栖。
隐隐朱城临玉道,遥遥翠幰设金堤。
挟弹飞鹰杜陵北,探丸借客渭桥西。
俱邀侠客芙蓉剑,共宿娼家桃李蹊。
娼家日暮紫罗裙,清歌一搦口氛氲。
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骑似云。
南陌北堂连北里,五剧三条控三市。
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气红尘暗天起。
汉代金吾千骑来,悲翠屠苏鹦鹉杯。
罗襦宝带为君解,燕歌赵舞为君开。
别有豪华称将相,转日回天不相让。
意气由来排灌夫,专权判不容萧相。
专权意气本豪雄,青虬紫燕坐春风。
自言歌舞常千载,自谓骄奢凌五公。
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
昔时金阶白玉堂,即今唯见青松在。
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
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
赏析:
长安城的大路上,各种豪华气派的车骑络绎不绝,贵族家的豪宅
遍地林立,。他们的生活闲适豪奢,席间曼妙的歌舞让人惊叹不已,
青楼女子搔首弄姿争相吸引着喜欢猎艳的人们,侠客们豪迈的凶悍的
言行为世所惊。繁荣富足的生活让人们乐不思蜀,他们甚至都忘了生
命的存在形式,然而生命只是一个时期内的存在,他们的这种生活并
不会永无止境地廷续下去,属于他们的也只是一杯*土。我将自己放
还于这类生活之外寻属于自己的那块精神家园。
11杨炯——《从*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赏析: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读书人向来是一个极富激情,极易冲动的
群体,但他们比其他人更能理性地、清醒地看待时势。大国不存,小
家安在?心中的慷慨因国家的危亡油然而生,安坐南窗,也已无心埋
头读诗书;往日心仪的功名利禄在边关战事面前显得如此微不道,投
笔从戎,百夫长足矣!
12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抒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水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园,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恰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直可怜,忆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着树下,清歌妙舞落在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东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着古来歌舞池,惟有*昏鸟雀悲。
赏析:
这是一首悲叹岁月不饶人的哀。桃李花开之时灿烂若云霞,而这辉煌
却只是短暂的,更多时只是一树枯枝,人的生命若如此,逝去的时光不会
再来,人生本已苦短,可年轻人的时间更短,请不要不爱惜自己的生命,
年轻不是资本,而是积累,声色犬马风流之后,懊恼各悔恨将会滋进你的
生活。白头翁,堪可怜;年少者,当自警!
13宋之问——《度大庾岭》
度岭方辞国,停轺一望家。
*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
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
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
赏析:
谪贬南疆,抛家弃子,独自一人来到这陌生的地方,走走停停,仍不时
回望那渐远的故乡。身罹左迁,本已悒郁,更兼孤身远游,更加深了内心深
处的孤独感,飞的鸟儿,你可曾带来了家乡的讯息;梦中常为故国的一草一
木泪湿双颊。要是能让我回家看看,我还有什么可以值得抱怨的呢?家是每
一个人永远的守候,永远的期待。
14汉无名氏——《别诗》
骨肉缘枝叶,结交亦相因。
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
况我连枝树,与子同一身。
昔为鸳和鸯,今为参与辰。
昔者长相近,邈若胡与秦。
惟念当乖离,恩情日以新。
鹿鸣思野草,可以喻嘉宾。
我有一樽酒,欲以赠远人。
愿子留斟酌,叙此平生亲。
*鹄一远别,千里顾徘徊。
胡马失其群,思心常依依。
何况双飞龙,羽翼临当乖。
幸有弦歌曲,可以喻中怀。
请为游子吟,泠泠一何悲。
丝竹厉清声,慷慨有余哀。
长歌正激烈,中心怆以摧。
欲展清商曲,念子不得归。
俯仰内伤心,泪下不可挥。
愿为双*鹄,送子俱远飞。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欢娱在今夕,嬿婉及良时。
征夫怀往路,起视夜何其?
参辰皆已没,去去从此辞。
行役在战场,相见未有期。
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
努力爱春华,莫忘欢乐时。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烛烛晨明月,馥馥秋兰芳。
芬馨良夜发,随风闻我堂。
征夫怀远路,游子恋故乡。
寒冬十二月,晨起践严霜。
俯观江汉流,仰视浮云翔。
良友远别离,各在天一方。
山海隔中州,相去悠且长。
嘉会难再遇,欢乐殊未央。
愿君崇令德,随时爱景光。
作者
古诗十九首:组诗名。汉无名氏作(其中有八首《玉台新咏》题为汉枚乘作,后人
多疑其不确)。非一时一人所为,一般认为大都出于东汉末年。南朝梁萧统合为一
组,收入《文选》,题为《古诗十九首》。内容多写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和士人
的彷徨失意,有些作品表现出追求富贵和及时行乐的思想。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
动真切,在五言诗的发展上有重要地位。(《辞海》1989年版)
注释:
《别诗》相传为苏武和李陵相赠答的五言诗,但据考证不是,真正作者已不可考,产生时期大致都在东汉末年。这些诗大都写朋友、夫妇、兄弟之间的离别,故总题为《别诗》。
组诗其一:“骨肉缘枝叶……”
注释:
骨肉:指兄弟。首句以叶之缘枝而生比喻兄弟骨肉天然相亲。
因:亲。这句是说结识朋友也是相亲的。
四海之内皆为兄弟:语出《论语》“四海之内皆为兄弟”的话。此二句是说天下的人谁都不是漠不相关的陌路人。
连枝树:即“连理树”,不同根的两树枝或干连生为一名为连理。通常用连理树喻夫妇,这里用来喻兄弟。
参、辰:二星名,参星居西方,辰星(又名商星)居东方,出没两不相见。
邈:远。
胡与秦:犹言外国和中国。当时西域人称中国为“秦”。以上四句是说往日形迹亲近,今后就疏远了。
乖:暌别。
恩情:此句言情谊比平时更觉不同,平时情谊固然深厚,临别更觉难舍。
鹿鸣:《诗经小雅》有《鹿鸣》篇,是宴宾客的诗,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蒿类)”起兴,是以鹿得食物呼唤同类比喻燕乐嘉宾。
樽:酒器。
斟酌:用勺舀酒。结尾四句是说这一樽酒本为赠远人用的,现在希望你再留一会儿酌饮此酒。
赏析:
这首是送别兄弟的诗,从平日的恩情说到临别的感想,再说到饯送的意思。
组诗其二:“*鹄一远别……”
注释:
依依:恋恋不舍。以上四句言鸟兽分别尚不免怀顾恋之情。
飞龙:龙是传说中的神物(蛇身,有四足,爪象狗的爪,有马的头鬃和尾,有鹿的角、鱼的鳞和须),能飞行。其中有一种有翼的,象飞鸟。这里是以飞龙喻作者送别的朋友和他自己。
喻中怀:晓示心怀。
游子吟:琴曲。《琴操》云:“楚引者,楚游子龙丘高出游三年,思归故乡,望楚而长叹。故曰楚引。”《游子吟》或许就是指此曲。因为是客中送客,《游子吟》正可以表示主客两方的情怀。
泠泠:形容音韵清。
丝竹:“丝”,指用丝弦的乐器,如琴瑟。“竹”,指竹制的乐器,如箫管。这里“丝竹”是偏义复词,上文只提到弦歌,有丝无竹。
厉:强烈。
长歌:乐府歌有《长歌行》,又有《短歌行》,据《乐府解题》,其分别在歌声的长短。长歌是慷慨激烈的,短歌是微吟低徊的。
展:重(平声)。
清商曲:是短歌而不是长歌。曹丕《燕歌行》:“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念子不得归:是说我虽想念你而不能随你同归。以上四句是说长歌之后续以短歌,以写心中激烈的伤痛。
赏析:
这是客中送客的诗。前幅连用比喻表示临别依依,中幅借描写弦歌的音响说明人心的情绪,后幅直写伤感,仍用比喻作结。
组诗其三:“结发为夫妻……”
注释:
结发:指男女初成年时。男子二十岁束发加冠,女子十五岁束发加笄表示成年,通称结发。
同枕席:指成为夫妇。
燕婉:欢好貌。以上二句是说良时的燕婉不能再得,欢娱只有今夜了。
怀往路:惦着走上旅途。
夜何其(音基):《诗经庭燎》云:“夜如何其?”这里用《诗经》成语。“其”,语尾助词,犹“哉”。
参辰皆没:言天将明。
行役:应役远行。
滋:多。
春华:喻少壮时期。
赏析:
这一首是征夫辞家留别妻的诗。大意先述平时的恩爱,次说临别难舍,最后嘱来日珍重。
组诗其四:“烛烛晨明月……”
注释:
烛烛:明貌。
馥馥:芳香。
游子:指行人,也可能是指作者自己。如果是作者自谓,这篇就是客中送客的诗。
江汉:长江和汉水。以上四句是说预计年终行人已到达江汉之间了。
山海:可以是泛说,犹言山川;也可以是实指,近人逯钦立《汉诗别录》引东汉、魏、晋人的话说明当时人常用“山海”指赴交州所经的艰险,山指五岭,海指南海。依此说,这诗中
的行人要去的地方还不止于江汉而是远达交州。
中州:指古豫州(今河南省地),因其居九州之中。
未央:未尽。这句是说现在欲别未别,欢乐还未尽。
景光:犹“光阴”。
赏析:
这一首是从中州送友南去的诗。起头六句写将别时的光景。次四句预计行人的路程。以下八句言别后山川阻隔,嘉会难再,应珍重目前的欢聚。
15李延年——《北方有佳人》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
佳人难再得!
作者:
汉代音乐家。中山(今河北定县)人,乐工出身,父母兄弟亦均为乐工。善歌,有善创造新声。武帝时。在乐府中任协律都尉。为《汉郊祀歌》十九
章配乐,又仿张蹇传自西域的《摩诃兜勒》曲,作“新声二十八解,用于*中,称“横吹曲”。
赏析:
在武帝宠爱的众多后妃中,最生死难忘的,要数妙丽善舞的李夫人;而李夫人的得幸,则是靠了她哥哥李延年这首名动京师的佳人歌。一阕短短的歌,令武帝企足引领,生出对佳人的心向神往之情了,居然能使雄才大略的武帝闻之而动心,立时生出一见伊人的向往之情。这在我国古代诗歌史上,恐怕是绝无仅有之例。
16两汉乐府——《平陵东》
平陵东,松柏桐,不知何人劫义公。
劫义公,在高堂下,交钱百万两走马。
两走马,亦诚难,顾见追吏心中恻。
心中恻,血出漉,归告我家卖*犊。
作者:
乐府本是汉武帝时开始设立的一个掌管音乐的官署,它除了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配乐演唱外,还担负采集民歌的任务。这些乐章、歌辞后来统称为“乐府诗”或“乐府”。今存两汉乐府中的民歌仅四十多首,它们多出自于下层人民群众之口,反映了当时某些社会矛盾,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同时,其风格直朴率真,不事雕琢,颇具独特的审美意趣。
赏析:
这是一首控诉贪官恶吏采用绑架手段敲诈勒索平民百姓钱财的故事诗,大约产生在西汉末年。
17刘彻——《秋风辞》
秋风起兮白云飞,
草木*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
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
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
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赏析:
诗歌篇名。汉武帝刘彻作。武帝巡行河东泛,舟于汾河之上,与臣下宴饮时作。“怀佳人兮不能忘”等句,抒发了他渴求“贤才”的愿望。鲁迅称此诗“缠绵流丽,虽词人不能过也”
18虞姬——《和项王歌》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赏析:
项羽十分眷恋虞姬,虞姬也深深地爱着项羽,因此战事再激烈,她也不肯稍稍离开项羽一步。坚贞的爱情,驱逐了死亡的恐惧。步步进逼的汉兵与声声凄凉的楚歌已经使楚*到了瓦解边缘,在生死存亡的将崩溃的关键时刻,虞姬的这支歌,对项羽来说,不是死的哀鸣,而是生的激励。
19汉无名氏——《古艳歌》
茕茕白兔,
东走西顾。
衣不如新,
人不如故。
赏析:
这首诗是弃妇诗,上二句比喻自己被弃而终恋故人,下二句是说服故人也应该念旧。
20汉无名氏——《橘柚垂华实》
橘柚垂华实,
乃在深山侧。
闻君好我甘,
窃独自雕饰。
委身玉盘中,
历年冀见食。
芳菲不相投,
青*忽改色。
人倘欲我知,
因君为羽翼。
注释:
柚:或作“櫾”,果名,橙类。首二句比喻自己本是怀才而隐居的人。
委身:托身。“委身玉盘”,比喻投入仕途。
芳菲:香气。
不相投:言不合意。以上二句是说橘柚具芳香而不能中人之意,比喻自己虽怀才而不见用,年华空掷。
欲我知:就是欲知我。末二句是说如有人注意到我,还借你的力量达到高飞的愿望。这是希望在位者推荐的意思。
赏析:
这首诗的作者借橘柚为比,表示自己怀抱高才被闲置不用希望得到有力者的荐引。东汉的统治者尊重处士只是表面,实际上并不能让有才能的人真正得到施展的机会。本篇似反映这种情况。
21古诗十九首——其一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归。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赏析:
多情自古伤离别。中国人多少怀有一种离别的情绪,并用诗文
表现他们的悱恻缠绵。为了某种原因,有情人不得不天各一方,纵
有万般情愫,也难相厮守,思妇空闺相守,去难得游子返家一顾,
浓浓的思恋这情背后,泛出一份怨怼之情,。就算远在天涯,只要
你有心,也会稍慰我寂寞的心灵;即使是近在咫尺,君若无心,你
我又何异远隔天涯?你在茫茫天涯中漂泊,我在苦海无边中等待,
低可知——“思君令人老”啊!
22古诗十九首——其二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
荡子行不归,空乐难独守。
赏析:
如诗如画的年龄,正如河边青青的野草和园中碧绿的嫩柳,充满
着旺盛的生命力,而这种生命力赖阳光和雨露的润泽才得以维持的,
远行的游子,就是她的阳光和雨露,独守空闺,怅望游子归来,赐她
以生命的力量。本来就不甘寂寞的人儿,怎能够等待给她的煎熬呢?
长夜漫漫,忧伤无边,只待你归来。
思妇已隐然成为中国古诗文的典型意象之一。
23古诗十九首——其三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
不惜歌瘴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赏析:
又是一首闺怨之曲。哀婉孤独的曲子从头到尾深深地嵌入了读者
的心扉,故而这位少妇的情怀更加动人心魄,让人黯然销*。丈夫的
英年故去,留给她的只是一段温长的孤独旅程,以后的路又该如何走
下去呢?她茫然,只能将答案寄于这饱含痛苦凄凉的曲调里。仰头观
望,却发现一对对亲密的大雁从头顶飞过,谁能明白,此时她多想变
成一只大雁和她的夫君共同展翅高翔呢?
24古诗十九首——其四
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
与君为新婚,菟丝附女萝。
菟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
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
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
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
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
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
赏析:
美丽的女孩待家闺中,犹如一朵含苞欲放的鲜花,焦急地盼望
着心上的情郎来及时采摘,“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再美丽鲜艳的花儿也会枯萎,那时一切的温情都会灰飞烟灭。莫再犹
豫徘徊了,带上她,她会和你远走海角天涯,纵使枯萎,她会留下一
瓣馨香,伴你度过每一个难熬的春夏秋冬。
25古诗十九首——其五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赏析:
咫尺天涯的情人,何时才能重新投入你的怀抱?我们相距并不是
很远,可是这一道貌岸然冷酷无情的天河却将你我生生地分开,万般
柔情,百折愁肠,面对着不甚宽广的天河,化作两行清泪滑向腮边,
无数句想说的话儿顿时凝住,口只把满腹的相思织进那杂乱的机杼之中。
26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
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属。
回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绿。
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
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
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
作者:
古诗十九首:组诗名。汉无名氏作(其中有八首《玉台新咏》题为汉枚乘作,后人
多疑其不确)。非一时一人所为,一般认为大都出于东汉末年。南朝梁萧统合为一
组,收入《文选》,题为《古诗十九首》。内容多写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和士人
的彷徨失意,有些作品表现出追求富贵和及时行乐的思想。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
动真切,在五言诗的发展上有重要地位。(《辞海》1989年版)
:
出自《古诗十九首》之十二。
逶迤:长貌。
相属:连续不断。
回风:旋风。
萋:盛也。“萋已绿”,犹言“妻且绿”。以上四句写景物,这时正是秋风初起,草木未衰,
但变化即将来到的时候。
晨风:《诗经秦风》篇名。《晨风》是女子怀人的诗,诗中说“未见君子,忧心钦钦”,情调是哀苦的。
蟋蟀:《诗经唐风》篇名。《蟋蟀》是感时之作,大意是因岁暮而感到时光易逝,因而生出及时行乐的想法,又因乐字而想到“好乐无荒”,而以“思忧”和效法“良士”自勉。
局促:言所见不大。
结束:犹拘束。以上四句是说《晨风》的作者徒然自苦,《蟋蟀》的作者徒然自缚,不如扫除烦恼,摆脱羁绊,放情自娱。
赏析:
这就是诗人在“东城高且长”的风物触发下,所抒写的“荡涤放情志”的一幕;或者说,是诗人苦闷之际所做的一个“白日梦”。内容是感叹年华容易消逝,主张荡涤忧愁,摆脱束缚,采取放任情志的生活态度。结构是从外写到内,从景写到情,从古人的情写到自己的情。处在苦闷的时代,而又悟到了“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的生命哲理,其苦闷就尤其深切。苦闷而无法摆脱,便往往转向它的对立一极--荡情行乐。本诗所抒写的,就正是这种由苦闷所触发的滔荡之思。
27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
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
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
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
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
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
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
注释:
出自《古诗十九首》之十一。
驾言迈:犹言驾而行。
茫茫:草木广盛貌。
焉得:怎能。以上四句是说茫茫绿原都是新草代替了衰草。一路所见种种事物也都是新的代替了旧的,和自己所记得的不一样了,一切变化是这样地快,人又怎能是例外呢?
立身:指立德立功立言等各种事业的建树。
苦:患。以上二句是说各物的荣盛时期都有一定,过时就衰了。人生的盛年也是有限的,所以立身必须及时,否则徒遗悔恨。
物化:死亡。末二句是说人的形体很快地就化为异物,只有荣名可以传到身后,所以是可宝贵的。
赏析:
这一篇是自警自励的诗。诗意及结构自明。诗以景物起兴,抒人生感喟。诗人久客还乡,一路看到种种事物今昔不同,由新故盛衰的变化想到人生短暂,又想到正因为人生短就该及时努力,建功立业,谋取不朽的荣名。诗人从反复的思考中,得出了这一条参悟。虽然他同样摆脱不了为生命之谜而苦恼的烦愁,然而相比之下,其思致要深刻一些,格调也似乎更高一点。
28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
今夜良宴会,欢乐难具陈。
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
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伸。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无为守穷贱,轗轲常苦辛。
具陈:全部说出。
筝:乐器名,瑟类。古筝竹身五弦,秦汉时筝木身十二弦。
奋逸响:发出超越寻常的音响。
令德:贤者,指作歌辞的人。
高言:高妙之论,指歌辞。
识曲:知音者。
真:真理。这句是说知音者请听歌中的真意。所谓“高言”和“真”都指下文“人生寄一世”六句。
齐:一致。“齐心同所愿”,是说人人所想的都是这样,心同理同。
含意:是说心中都已认识那曲中的真理。
未伸:是说口中表达不出来。
奄忽:急遽的意思。
飙尘:暴风自下而上为“飙(音标)”。“飙尘”,是卷地狂风里的一阵尘土。以上二句是说人在世上是暂时寄居,一忽儿就完了。
策:鞭马前进。
高足:指快马。
津:渡口。“要路津”比喻有权有势的地位。以上二句是说应该赶快取得高官要职。
轗轲:本是车行不利的意思,引申为人不得志的意思。以上六句就是座中人人佩服的高言真理,这里面含有愤慨和嘲讽,而不是正言庄语。
赏析:
这诗所歌咏的是听曲感心。托为阐明曲中的真意,发了一番议论。议论的内容是:人生短促,富贵可乐,不必长守贫贱,枉受苦辛。这些是感愤的言语,也有自嘲的意味。
29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
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
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
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
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
注释:
出自《古诗十九首》之十八。
一端:半匹。《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注:“二丈为一端,二端为一两,所谓匹也。”
合欢被:“合欢”,一种图案花纹的名称,这种花纹是象征和合欢乐的,凡器物有合欢文的往往就以合欢为名。
著:在衣被中装绵叫做著,也叫做“楮”,字通。
长相思:丝绵的代称。“思”和“丝”字谐音,“长”与“绵绵”同义,所以用“长相思”代称丝绵。
缘:沿边装饰。
结不解:以丝缕为结,表示不能解开的意思。这是用来象征爱情的,和同心结之类相似。
别:分开。
离:离间。
此:指固结之情。以上二句是说彼此的爱情如胶和漆结合在一起,任何力量不能将它分开。
赏析:
这也是歌咏爱情的诗,抒写了一位思妇的意外喜悦和痴情的浮想。此诗所描述的意外喜悦,实蕴含着夫妇别离的不尽凄楚;痴情的奇思,正伴随着苦苦相思的无声咽泣!诗中大意说:故人老远地寄来半匹花绸子,那上面的文彩不是别的而是一双鸳鸯。我把它做成合欢被,装进丝绵,四边用连环不解的结做装饰。这被就是我和他的如胶似漆的爱情的象征。古诗中往往有和歌谣风味很相近的,本篇就是显著的例子。
30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
凛凛岁云暮,蝼蛄夕鸣悲。
凉风率已厉,游子寒无衣。
锦衾遗洛浦,同袍与我违。
独宿累长夜,梦想见容辉。
良人惟古欢,枉驾惠前绥。
愿得常巧笑,携手同车归。
既来不须臾,又不处重闱。
亮无晨风翼,焉能凌风飞?
眄睐以适意,引领遥相睎。
徙倚怀感伤,垂涕沾双扉。
注释:
出自《古诗十九首》之十六。
赏析:
写女子之由思极而梦,由暂梦而骤醒,不惟神情可掬,抑且层次分明。此诗只二十句,支、微韵通押,一韵到底。诗分五节,每节四句,层次分明。主人公感情的变化便跃然纸上,却又写得那么质朴自然,毫无矫饰。
31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注释:
出自《古诗十九首》之十九。
这首诗是写游子离愁的,诗中刻划了一个久客异乡、愁思辗转、夜不能寐的游子形象。他的乡愁是由皎皎明月引起的。更深人静,那千里与共的明月,最易勾引起羁旅人的思绪。
诗中主人公的心理发展层次:因“忧愁”而“不寐”,因“不寐”而“起”,因“起”而“徘徊”,因“徘徊”而“出户”,既“出户”而“彷徨”,因彷徨无告而仍“入房”,十句中行动是一个紧接着一个,是一层深似一层层次井井,细致地刻画了游子欲归不得的心理状态,手法是很高明的。通过人物的自我意识活动来表现的,通过由意识而诱发的行动来表现的,具有文学的形象形。而且更把人物的心理和感情揉合在一起,富有抒情诗的特质,这种艺术经验是值得注意的。
32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保
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
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
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
两宫摇踵望,双阙百余尺。
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
注释:
出自《古诗十九首》之三。
宛:(今河南南阳)是东汉的南都。
洛:(今河南洛阳)是东汉的京城。
冠带:顶冠束带者,指京城里的达官显贵。
索:求访。
长衢:大街。夹巷:排列大街两侧的胡同。
赏析:
这首诗的主人公游京城而兴叹,生当乱世,他不能不厌乱忧时,想到的不止是死和未死之时的吃好穿好。其行乐有很大的勉强性,与其说是行乐,不如说是借行乐以销忧。而忧的原因,也不仅是生命短促。
33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
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
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
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
潜寐*泉下,千载永不寤。
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万岁更相送,贤圣莫能度。
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注释:
出自《古诗十九首》之十三。
赏析:
这首诗表达主人公,他对人生寄如的悲叹,当然也隐含着对于生命的热爱,然而对生命的热爱最终以只图眼前快活的形式表现出来,却是消极的,颓废的。这首诗是用抒情主人公直抒胸臆的形式写出的表现了东汉末年大动乱时期一部分生活充裕、但在*治上找不到出路的知识分子的颓废思想的悲凉心态。
34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
去者日以疏,生者日已亲。
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
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
注释:
出自《古诗十九首》之十四。
赏析:
这首诗从题材范围、艺术境界以至语言风格看来,是当时中下层知识分子精神状态的写照。人生理想的幻灭而跌入颓废感伤的深谷的作者有感于世路艰难、人生如寄,在死生大限的问题上,愤激地抒发了世乱怀归而不可得的怆痛之感。
35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注释:
出自《古诗十九首》之六。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远方游子思乡之作,把游子对“旧乡”的望而难归之思,抒写得极为凄惋,游子的苦闷、穷愁潦倒的客愁,通过自身的感受,设想到家室的离思,因而把这些苦闷,从两种不同角度表现出来。
36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愚者爱惜费,但为後世嗤。
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注释:
出自《古诗十九首》之十五。
赏析:
汉末社会动荡不安、人命危浅的苦闷生活中表现了人生毫无出路的痛苦。诗人在世间“及时”行乐的旷达之语后面,所包含着的许多人生的痛苦体验,人生价值的怀疑,似乎常是因了生活的苦闷。在苦闷中看人生,许多传统的观念,都会在怀疑的目光中轰然倒塌。这首诗即以松快的旷达之语,给世间的两类追求者,兜头浇了一桶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