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康定,竟真的存在女儿国,最不缺

在四川甘孜州康巴藏区丹巴县,有一个名叫“美人谷”的神秘地方。这个地方被称为女儿国,因为那里的女孩儿个个美若天仙,貌美如花。她们与《西游记》中的女儿国形象十分相似,也许可以为我们揭开女儿国的神秘面纱。

每年一度的丹巴选美节是这里的一大盛事,参赛的姑娘们不仅需要有外貌,还要展示自己的才艺和知识。这一比赛反映了康巴藏区女子独特的气质。通过层层选拔,选出的优胜者分别被称为金花和银花。虽然这里的女孩儿生长在藏族地区,但与汉族女子相比,她们的外貌并无太大差别。

清朝乾隆年间,清王朝为了稳定边疆,在川藏一线增驻了大量*队。清*三元大帅在川藏地区看到了令人倾倒的女子,记录在《金川妖姬志》中,形容她们妩光媚动,举止翩婉,面颊如燕霞,美若观音。由此可见,丹巴地区从古至今一直出美女。那么为什么这里能不断涌现出如此美丽的面容呢?

据一则传说,丹巴美人谷的名字源于这样的故事:相传一只凤凰飞到了丹巴神山脚下,它的五彩羽毛化为了无数美女,散落在山谷中平凡的家庭中。这些美若天仙的女子便世世代代生活在这个人间仙境,也有人说她们之所以如此美丽,是因为拥有女王的逸风,有着西夏皇族的血统。

实际上,丹巴属于高原季风性气候,常年平均温度只有16度,冬季无严寒,夏季无酷暑,非常适宜居住。而丹巴地处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交通等因素制约,使得这里保留了较为完整的“交融”文化。加上地理位置的优势,丹巴女子的面容姣好和完美,既受内地文明的影响,又保留了自身的文化特点,正是这种“混血”基因让丹巴女子长久以来拥有姣好的面容。这种特点也使得丹巴一直延续着母系社会的传统。

母系社会是一种以女性为中心的家庭关系。在丹巴的母系社会中,女性地位非常高。让我们来到丹巴藏族桑丹家,他们家的祖屋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火塘是这个家庭最主要的活动场所,相当于我们的客厅。在火塘的中心有许多坐垫,每个坐垫的位置都有讲究,不同身份的人坐在不同的地方。坐在主位的是女主人,她负责掌勺,将食物敬给祖先和神灵,然后再均分给家庭成员。

当家女主人是家庭中的核心。她们不会出嫁,而是招上门的女婿入赘到家里。这种现象在《西游记》中的女儿国故事中也有所体现。据《旧唐书》记载,南北朝至唐朝期间,在青藏高原上确实存在以女性为中心的两个女权部落国家,分别称为西女国和东女国。从《西游记》中关于女儿国的地理位置和风俗民情来看,它很可能是史书中所记载的东女国的原型。

关于女儿国的传说,有人认为女性统治的社会只有女人,繁衍后代靠喝河水。然而,在丹巴千年碉楼中,我们可以依稀看到当时的真实印记。古碉是丹巴嘉绒藏族地区最神圣的建筑之一,始于年前。这些碉楼有着不同的形状,如四角、五角、六角、八角和十三角,保存至今。这些古老的建筑在没有起重机和水泥的年代里,巨大的石块堆砌得如此平整,令人不可思议。

丹巴的碉楼不仅具有*事上的防御功能,还充当人民居住的场所。碉楼有着三十多米的高度,分为多个层次。一般的人民住在五六层,部落女王则住在最高层第九层。楼层之间通过木头制成的通道连接。碉楼无需地基,它们的下部较宽,上部较窄,就像金字塔一样。整个碉楼由石头和粘土建成,看不到任何钢筋铁钉,但可以屹立千年不倒。这些碉楼是人民的安全堡垒,在战争来临时,人们躲在碉楼内也十分安全。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母系社会逐渐被父系社会所取代。但在当时,女性在丹巴的地位非常高。东女国的文化元素至今仍在滇渝川等地区的雅砻江和大渡河流域存在。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地方会有怕老婆“耙耳朵”的现象。虽然母系社会已经过去,但古早前的母系传统在这些地方延续了相当长的时间,女性地位一直相对较高。

丹巴的女儿国非常神秘,也让人留下了许多疑问。无论是女孩们貌美如花的外表,还是母系社会的家庭关系,都让我们着迷。或许有一天,女儿国的神秘面纱会完全被揭开,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和感动。

(字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jiaojinpana.com/bppz/128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