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百味冉小江油茶香天眼新闻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最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黔地人喜爱油茶,古已有之。老话说:“一顿不喝油茶汤,做起活路心发慌。春耕打田活路忙,油茶泡饭是家常。”在遵义大娄山南麓的云山雾水间,家家户户皆有喝油茶的饮食习俗。幼时,每到清明前后,三月里小雨淅沥,趁着后山的阳雀还未开叫,雨露湿窗,外祖母就要到茶园土坎的茶树上,摘下一些新嫩的茶叶回来,烧好柴火,现炒现制一锅油茶给我们尝鲜。那时物资较为贫乏,熬制略显简单,一撮茶叶、半碗黄豆、一勺猪油、先熬脆再揉,闻香渐起掺入一瓢井水,烧开后即可食用。热腾腾一碗,油而不腻,老少皆喜。一家人喝油茶,外祖母最是心疼我,每次都要将自家鸡下的蛋给我保存着,到时磕破两个过油煎制盛在我的油茶碗上,并且嘱咐一干人不允许乱碰,真是羡煞旁人。灶膛前,间或有串门的邻居入座,我们皆不避讳。外祖母常说:“多双筷子,多个碗而已。”邻里你来我往人之常情。老幼有序围坐在一起,烧起一堆疙蔸火,搭一个砂罐子烧茶水,沸水滚滚,火堆不时啪啪的爆响,火光映照着我们的脸庞,全身温暖。一口油茶汤下肚,说不出的幸福,早春的三分寒意顿时驱散了两分。后来,生活渐渐好了起来,母亲沿袭着外祖母的方法,给我们制油茶喝。那时的油茶汤,底料已经增加了数种,除了我们自己家种的茶叶、黄豆,还添加了花生仁、核桃仁、芝麻、八角茴香。母亲心细,制好的底料用一个罐头瓶装好,待食用时按人头分量取出熬制,常常事半功倍,可以及时解馋。佐料须用石磨碾碎,母亲说:“底料需要过一道石磨才香。”我们从未问过缘由,但是石磨碾过的佐料确实特别香,回味无穷。家乡的石磨上下两扇巧相摞,中间一小洞,推磨需两人合力,双手撵着磨棍一周一周地推动,石磨慢慢转动发出“嗡嗡”地响声,磨轴吱吱嘎嘎悠悠扬扬,仿若乡间小调。碾碎的底料顺着磨盘流出,伴着有节奏的旋转,磨槽里越积越多。推石磨最考究耐性,我总是先快后慢,常常汗流浃背后劲乏力,看着我擦拭着额上的汗珠,母亲时常告诫:“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走。”那是急不得的。祖辈口口相传的乡间谚语通俗易懂,在母亲日常潜移默化的教导下,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我们。完毕后,母亲把磨出来的底料用拂尘扫慢慢地扫进簸箕里,然后再盛入罐子里密封,待日后招待客人用。待到每年插秧掼谷时令,因人力有限,家里需请人来帮衬。母亲先是熬制一壶茶水送到田畴里去给大伙解渴,茶是苦丁茶,叶片大,山上取柴,沸水熬制最是生津止渴。厨房里,母亲手捧油茶底料的罐子,掀开盖子,一股茶香扑面而来,想到即将一饱口福,我们不禁垂涎三尺,迫不及待央请母亲尽快取出原料下锅烹制。屋顶炊烟袅袅,屋里井然有序,锅碗瓢盆响起,即是人间烟火。待一应吃食准备完毕,让人抬出一张老旧的八仙桌摆在院坝子上,正值秋高气爽,屋后飘来阵阵桂花香,屋前嬢嬢大婶姑子齐上阵,一碗一碟端出来摆上,那可是金灿灿亮晃晃的一桌土家油茶宴,一盘盘炸得焦黄的米花、黄饺、炒米、用糯谷打成的糍粑、用荞子做成的香脆荞皮,配上一碗豆腐果最是恰当不过。我们土家人制的豆腐果真是人间美味,土里的黄豆晾干磨成豆腐,再用辣椒秆炒成灰做成土碱拌制,淘净煮熟,放盐配葱花,一口咬下去,汁水四溢,软糯细滑满嘴飘香。大伙围坐在桌边你一言我一语,茶酒话桑麻,今年春水如何丰沛,牛犊茁壮,又是一年好收成。一碗油茶汤下肚,那帮衬的人肚子里填得满满当当,解乏不说,在田间劳作更是有了力气,皆夸耀我母亲茶饭娴熟是个懂得持家的女人。我们辛勤付出,最后颗粒归仓,这样其乐融融的场景,一代传至一代,美不胜收。如今,虽说外祖母和母亲皆已经离开我们,但我们家乡的油茶香仍旧停留在我们的记忆深处,停留在我们的味蕾上。这些年,随着国家脱贫攻坚政策落地生花,黔北之地已非昔日可比,一片富含锌硒的茶叶居然就此走出了大山,沿着高速走进了大都市,甚至飘扬过海到了国外。慕名而来的客人络绎不绝,茶海碧波荡漾,绿色成为庇护我们的天然屏障,一桌油茶宴是我们土家人待客的最高礼仪,手捧一碗黄金灿灿的油茶汤,在青山绿水间听我们唱一曲悠扬的山歌表达感激之情:“党民同唱小康调,好比花线配花针。党是花针前面走,人民是线随后跟……”作者简介冉小江,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少数民族班第二期学员,贵州文学院首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有作品发表于《人民日报》《诗刊》《民族文学》《作家文摘》《文学港》《山花》《青年作家》《星星》等,出版诗集《当春天再次来临》。文/冉小江文字编辑/曹雯视觉/实习生卢钱沙编审/李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jiaojinpana.com/bppz/140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