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中央商务区科技创新区和会展文旅区三

从一片“规划留白”到一湾创新高地,位于烟台开发区的八角湾的华丽“变身”,正是源于烟台对创新、对人才的情有独钟。

作为烟台市重点规划建设的九大片区之一,八角湾中央创新区跳出了传统的产业梯度转移发展思维定势,不再是简单地承接产业溢出,而是更多地承接创新要素溢出,旨在为区域发展提供更优质的要素支撑,以更好地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促进高质量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八角湾中央创新区无疑将成为烟台谋求创新动能变革的“大脑”,进而支撑起烟台进入新时代后的一系列变革。眼下,在这块14.2平方公里的“处女地”上,一个个科研院所加速集聚,一批批高端人才加速引进,一个个配套项目全力推进,一个个产业项目酝酿孵化……一个集人才培育、科技研发、技术转化、学术交流、创新创业于一体的创新高地正在加速崛起。日前,记者走进八角湾,走进这片孕育着活力与潜力的“蓝海”,探访八角湾的未来,感受这里的脉动。

A

5个项目并驾齐驱

拉开创新区建设框架

在八角湾中央创新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于春光的办公桌上,一张《烟台八角湾中央创新区年建设项目推进计划》表格被摆在显眼的位置。表格中罗列着中央创新区今年正在推进的12个项目,详细列明了每个项目的目标任务、每月的推进计划。

“建设八角湾中央创新区的目的是要建设与制造业基础高度融合的国际化人才集聚洼地、创新型产业孵化基地和新旧动能转换先导基地,我们的目标是‘一年完成规划,三年拉开框架,五年初具形象’,目前,前期规划已经完成,今年可谓全面启动年。”于春光受访时表示。

眼下,在八角湾中央创新区,5个项目已经进入实质建设阶段,另外7个项目也在全力推进中。

在八角湾中央创新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驻地东南侧,哈尔滨工程大学烟台研究(生)院已初具规模,“一期工程学生宿舍、教师公寓、食堂、重型实验室、综合教学实验楼6月底将达到竣工预验收条件,科创中心、综合楼、国际交流中心3栋单体正在进行室内外装饰装修,7月底可达到竣工预验收条件,预计8月底整个院区可交付使用。”烟建集团哈工程项目经理姜海涛介绍。

视线向南,八角湾国际会展中心的施工现场也是一派繁忙,名工人组成的施工“大*”争分夺秒,15台大型机械不停运转。“我们目前正在进行基础施工,基坑支护已经完成90%,预计7月初可以完成项目整体筏板基础施工,明年底可建成投用。”烟台业达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建设管理部部长张浩介绍,未来,这里将成为八角湾国际会展文旅中心板块最靓的建筑。

作为八角湾中央创新区重要的城市配套,驻地北侧的八角河公园已是溪水潺潺、草木葱茏,“现在每天有80人左右忙着种植苗木、铺装河底、种植草皮,待全部工程完工后,这里将成为片区重要的景观带、优质的休闲场所。”八角湾中央创新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规划建设处工作人员周旭升说。

与这几个项目并驾齐驱的,还有山东省农科院胶东半岛创新中心项目和威斯汀酒店群项目,“中央创新区规划设计了中央商务区、科技创新区和会展文旅区三大板块,其中八角河公园项目属于城市配套区的中央商务区,哈尔滨工程大学烟台研究(生)院、山东省农科院胶东半岛创新中心为科技创新区的启动项目,国际会展中心和威斯汀酒店群属于会展文旅区,这些项目对于全面拉开创新区建设框架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于春光受访时表示。

B

聚集创新要素

打造科教协同创新区

如果说九大片区是烟台市旨在提升城市品牌价值的整体谋划,那八角湾中央创新区可谓开发区和烟台市破题创新要素集聚、提高区域创新浓度的关键布局。

谈及缘何要在八角湾布局这样一个“新区”,开发区工委书记、管委主任牟树青表示,“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历史经验表明,一个地区竞争胜出的根本在于创新,创新中心在哪里,哪里就是区域的中心。可以说,谁抓住了创新的‘牛鼻子’,谁就掌握了发展的主动权。当前,开发区要全力迈向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诚哉斯言。创新最重要的是“浓度”,只有创新要素高度集聚,不同的想法、不同的创意相互碰撞、相互激发,才会产生聚合裂变效应,形成爆发力和驱动力,所以,八角湾中央创新区“顺势而生”,以便为开发区以及烟台未来发展提供核心活力和核心竞争力。

这样的初衷也奠定了创新区建设的重心:不落户产业项目,而要为高端人才提供高品质宜业宜居的环境,确保人才引得来,留得住。在招引和建设过程中,创新区坚持校产城融合发展,本着“与开发区产业契合度高、与开发区企业有合作”的原则,引入落户一批多元化、高水平的高校科研院所,逐步建设产、学、研一体化特色的科教协同创新区。

以哈尔滨工程大学烟台研究(生)院为例,这是创新区引进的 所“”高校合作项目,以“大海工”为主要方向,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核心。“截至目前,我们已经与70余家烟台本地单位建立了有效联系,与46家单位在研究生联合培养、技术联合攻关、试验平台共建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与3家烟台企业共建了研究生校外实习实践基地,与万华集团、东方电子、烟台冰轮等14家烟台本地龙头企业签订《校企合作框架协议》。”哈尔滨工程大学烟青管委会烟台综合部副部长刘杨磊介绍。

烟台中科先进材料与绿色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烟台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山东省实验室,则以中科院兰化所优势学科为基础,重点开展高端装备润滑防护材料与技术、海洋资源高值化利用技术等领域的关键技术研究和相关产品开发,打造创新示范基地。

华为(烟台)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是华为公司在山东省布局的首家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依托华为在智能制造、云计算等领域的技术创新优势,推动区域内制造类企业智能化升级。

山东省农科院胶东半岛创新中心是创新区引进的 所以特色农业为主题的科研院所,主要布局特色果蔬、葡萄与葡萄酒技术研发中心、蔬菜检测中心等板块,组建“三个”人才创新团队,全面提升胶东半岛农业科技含金量。

可以说,八角湾中央创新区致力于汇集大量的高端人才,聚集国际国内知名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和国内外先进领域的技术成果,以 限度解决本地相关企业的技术瓶颈,并最终助推烟台相关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基于这样的建设构想,八角湾中央创新区双招双引工作并不仅仅局限于大院大所、知名高校,而是既引进专业领域的研究型院校,也吸引各类人才培养平台。

随着一个个科研院所与机构的进驻,一座人才集聚的活力新城将在八角湾畔崛起,并以八角湾为原点,逐步释放人才强大的辐射效应。

C

列为“牛鼻子”工程

举全区之力推进

行走在八角湾中央创新区,从国际会展中心到哈工程研究生院,从威斯汀酒店群到八角河公园,所到之处,入眼就是林立的工地,随处可见忙碌的工人和挥舞手臂的挖掘机,处处涌动着发展热潮。

而就在一年多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每一个参与八角湾中央创新区创建的人也在亲眼见证、亲身感受着这片“处女地”的蜕变。

眼下,哈尔滨工程大学烟台研究(生)院已经拔地而起。直到现在,八角湾中央创新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刘剑飞还清楚记得院区开工典礼时的情形,“仿佛看到中央创新区宏伟的蓝图缓缓展开,全面建设的大幕徐徐升起,心潮澎湃,对未来充满希望。”

此后,规划土地手续办理、学校考察、项目签约、选择建设单位、招投标等工作忙碌而有序推进,一个个难题在无数个现场和不眠之夜中一一克服,而这一切正是开发区举全区之力推进八角湾中央创新区的一个微观窗口。

开发区成立了八角湾中央创新区工作领导小组,管委书记、工委主任牟树青任组长,分管教育、建设和人才工作的工委管委领导任副组长。

去年,为确保重点工作的落地落实,开发区完善实施了“三重”工作“10+1”调度推进机制。八角湾中央创新区作为开发区的“三重”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推进过程中实行“10+1”调度推进机制,成立八角湾中央创新区工作专班,以专班推进工作,坚持一个月一调度,两个月一研究,三个月一观摩。

另外,八角湾中央创新区还被纳入开发区10大“牛鼻子”工程,位于创新区内的环东岛国际科教走廊和八角文旅新城也被列入“牛鼻子”工程,成为全区重点推进的重中之重项目。

从机构设置到机制保障,开发区举全区之力护航八角湾中央创新区的建设,也正是这样的保驾护航,让这一片区的建设推进力度始终走在前列。

这一点,从八角湾中央创新区的规划设计上就可见一斑。“八角湾中央创新区,从设计方案上讲,不管是空间布局还是建筑造型,不管是景观环境还是内部装饰,从里到外都是国际 水准。”摊开一摞摞规划设计方案,八角湾中央创新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衣全然介绍,开发区通过国际招标的方式,聘请国际 设计师事务所英国阿特金斯公司担纲做区片规划和城市设计,八角湾国际会展中心项目由美国AECOM公司设计,产业文化中心由美国的Gensler设计,请来国际高手,就是要按照“国际视野、世界标准、国内 、烟台特色”的理念,将八角湾中央创新区打造成为面向未来的城市精品、艺术品。

以八角湾国际会展中心的设计为例,传统的会展中心大多采用方块型、直线条的设计,对使用功能过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jiaojinpana.com/bppz/99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