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秋天的来临,
路面逐渐转向干燥,
尘埃就有了“起舞”的空间。
来往穿梭在公路上的工程车辆,
带动了城市的发展,
也不可避免地将扬尘问题
带进了公路环境。
在民众“降尘降噪”日益提高的呼声中,为积极践行为民办实事,区公路与运输管理服务中心主动出击,加强G国道、G国道、S省道等贯穿临平主城区道路的控尘作业,顺时应季地开展“降尘”工作。而谈到公路“降尘”工作,主要做法便是“冲、冲、冲”。
没错,说来简单,每日一至两次地安排冲洗车辆在工程车经常出没的路段进行路面冲洗作业,即可有效地抑制扬尘污染。冲洗路面过程中,激起的水汽可以捕捉空气中的易溶杂质,也可附着于悬浮颗粒物上,在重力的作用下将粉尘、杂质、颗粒物降落至地面,然后经过二次冲洗,悬浮物混合清洗用水汇流至公路雨水管道,最终被冲入河道或市*管网。通过这样的做法,主要目的便是在工程车行驶量较大的地面道路对扬尘污染进行 道阻截,防止其随风逸散到周边小区及城区。
随着气温的逐渐回落,区公路与运输管理服务中心还会在适当的时间对公路绿化进行补植,修复绿篱,更新莳花,利用植物的呼吸作用,加强植物对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吸附能力,减少扬尘总量。此外,配合常规的绿化灌溉,一线作业人员还将对吸附力较强的绿化植物进行表面冲洗,保持植物叶片的含水量,使其成为公路“绿肺”,不断地吸附公路扬尘。经过多方科学实验证实,公路绿地中常用的银杏、车轴草、八角金盘、女贞等绿化苗木对空气中悬浮的颗粒物有较好的吸附能力,被称为是“滞尘植物”,通过精心养护,保持其健康生长,可有效降低公路环境中粉尘、颗粒物的含有量,达到“控尘、降尘”的效果。
区公路与运输管理服务中心历来就注重运用人力与自然相互协助的方式,控制公路扬尘污染,达到净化公路路域环境。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加强公路控尘、降尘,并尝试运用新兴科技、大数据信息、部门联动等方式,切实解决公路扬尘问题,提升公路环境。
稿源:区公路与运输管理服务中心
文:李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