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鼎/文在扬州东关街号,中国四大园林之一“个园”的东邻,有一座颇具特色的私家园林——逸圃,系民国初年钱业经纪人李鹤生所筑。住在逸圃里的画菊名家吴砚耕未进逸圃,远远就能看见逸圃高高的门楼上镶嵌着四块精美的砖雕,图案分别为白玉兰、菊花、荷花和梅花,寓意春夏秋冬。抬脚跨进大门,挡眼是一面粉墙,粉墙开八角门,青砖砌就的门框简洁而古朴。八角门上方嵌一门额,四边有浅雕纹饰,中间为白底深蓝的隶书:逸圃。进八角门,即为长长的过道,约行百米,右侧有一砖雕花瓶门,门额篆书“问径”二字。跨进花瓶门,为一极清雅小园,虽仅10平方的院落,但沿墙砌有太湖石的两座小假山,植有天竹、腊梅,虽是人造,却浑然天成。迎着小院有一红木花窗,窗旁有二扇小门,进入门内,为约20平米左右的居室,此乃原逸圃的花厅,现一分为三,分给三户居住。本文主人翁,著名画家、名列“扬州三菊”之一的吴砚耕就曾居住于此。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清风伴明月,冬去春又来。那时候,吴砚耕先生在此作画、接待画友,怡然自得。清末吴笠仙创“吴氏菊派”说到吴砚耕,则要先说说她的父亲兼老师吴笠仙。吴笠仙系镇江人氏,因其时扬州盐业兴盛,经济发达,加之清末扬州艺菊名闻天下,善画菊的吴笠仙遂至扬州谋生,租屋于湾子街红毛狮巷头,开南门在湾子街上。屋小,进门处仅一个踏步,故他戏称为“一梯云画室”。吴笠仙山水、人物、花鸟皆精,且工诗书篆刻,是个全才。中年后,他主要画菊花,人称“吴菊仙”,是吴氏菊派的奠基人。恽寿平的没骨设色花卉菊花作品,石涛、扬州八怪的水墨写意菊花,都为吴笠仙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他的菊花在恽寿平“没骨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以色画花、以墨点叶”的重彩小写意的画法。他的菊花既有石涛、扬州八怪的笔墨遗韵,又有恽寿平没骨花卉的活色生香,开创了吴氏菊派的新画风。据吴笠仙家人介绍说,吴笠仙有个姑母,早年进入清宫,成了慈禧太后的贴身侍女。慈禧是个菊花迷,在慈禧60大寿时,吴笠仙的姑母向慈禧推荐了自己的侄儿吴笠仙,说他画的菊花堪称一绝。于是,吴笠仙精心创作的16幅泥金菊花条屏便悬挂在了慈禧的宫中,并成为慈禧为数不多的存世照片中的重要背景之一。吴笠仙还是位极有民族气节的画家。抗战时期,日寇占领扬州后,他为了拒绝日本鬼子索画,在门上贴一纸条:“笠翁年老多病,恕不再卖画矣。”但鬼子仍常上门纠缠。其时,吴笠仙30多岁的画家儿子吴小仙又不幸染病身亡。已到古稀之年的吴笠仙悲愤过度于年去世。吴家两位立门户的男子相继而亡,家中的孩童嗷嗷待哺,经济拮据,生活困难。面对此情此景,已经出嫁的吴砚耕毅然回到娘家,撑起了门户。她仍靠卖画挣钱养活一大家人。那时,活跃在扬州的名画家戈湘岚、何其愚,都很欣赏吴砚耕的为人为艺,经常在一起切磋画艺,结伴笔会。吴砚耕承继、发扬、光大“吴氏菊派”解放初期,百废待兴,国家对文艺界人士虽然顾及,但国力有限,也只能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吴砚耕曾在史公祠售过门票,后经已在北京中医研究院供职的扬州名中医、著名鉴赏收藏家耿鉴庭的引荐,至北京一私家园林“留契园”作画。因园主人甚爱菊,园内以种菊为主,耿鉴庭则是园中常客,遂推荐了吴砚耕。吴砚耕欣然应邀前往。三个月中,她即物写生,即景抒情,在丰富的生活基础上大胆创作,画了多张活色生香、傲骨迎霜的菊花图,令留契园主人爱不释手。画作完成后,园主邀请了北京各界名流赏菊观展。吴砚耕的百菊图与菊花相辉映。朱德的老师李根源和郭沫若也为画展亲笔题词。郭老诗云:“菊丛饶有阶级性,敢与严霜作斗争,花不凋零根不死,东篱岁岁茁新生,”真是花开时节动京城,砚耕画菊赛真菊。画展闭幕后,颐和园也邀请她入住作画,于是,她便在京城定居下来。年,扬州组建国画院,当时的领导召集旅居在外的知名画家回到扬州参加国画院的组建。市领导也亲笔写信给她,诚邀她回扬参与盛事。吴砚耕接信后毫不犹豫,离开了优裕的生活环境,毅然回到了故乡扬州,成为了扬州国画院的主力画家之一。据扬州国画院老画家高顺康回忆:吴老的画案放置于靠北窗大厅的中部。桌子是自己带来的,画桌下有脚榻,看起来好像是清末的式样。印象最深的是画桌边的色碟排列得非常整齐,里面颜色都均匀细研、连白粉也不例外,同一型号的笔,数枝都用来对付各种颜色的,非常讲究,吴老师作画非常勤奋,每天挥写不辍。笔者与吴砚耕也神交已久,记得儿时笔者家室内,挂着几幅画屏,对世界充满好奇的笔者,常常仰着头对画屏端详,曾是顾伯逵学生的我母亲就会对我说:“那可是扬州画菊高手吴砚耕先生的菊花。”于是,吴砚耕画菊便在我幼小的心田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长大后,我深深为吴砚耕的道德和绘画所折服。在她的处世哲学中,有儒家的克已,有墨子的非攻,有佛家的弘忍,唯独没有杨朱的利已和老庄的颓废。我仔细想来,吴砚耕的菊花之所以被誉为“扬州三菊”之一,她的艺术之路并不普通,大概可用三个字概括:一曰“慎”。表现为她创作态度的极其认真,不妄想,不臆造,讲究“笔笔有出处”,这出处就是生活的真实。吴砚耕生前,每当秋风乍起,秋菊傲霜时,都要入住瘦西湖劳动公园内,清晨带露的菊花,阳光洒照下的菊花,黄昏夕照时的菊花,都要一一写生,几十年如一日,从不间断。她80高龄时,行走已不便,但对菊花的珍爱之情不减。每到深秋,总有傍花村花农将她珍爱的菊花名种送上门,即使如此,她尚嫌不足,便叫一辆三轮车载着她到各个菊花市场观览,遇有爱好的品种,总是不计价格搬上三轮车,满载而归,然后在自家院内摆上百盆菊花,每日观摩风、晴、雨、露时菊花的千姿百态,创作了大批精品力作。明人论画云:“渐渐收拾,遂使段段皆赢”“疏疏布置,渐次层层点染,遂能潇洒深秀”。吴砚耕用笔之慎,其源大约于此。二曰“变”。表现为不逾矩,崇尚先贤,继承传统,但又“笔墨当随时代”。吴砚耕13岁那年从父学画,但她并未满足对先辈的继承。且看她壬戌(年)所作的白菊立幅,长枝墨叶,临风飞舞,聚散自由,顿生了超然脱俗的气息。再看她77岁(丙寅,年)所作《松菊延年》大轴,于菊丛之中侧挺出一株老松,上不见巅,下不露根。松以墨写成,苍苍茫茫,菊施以五彩,斑斓绚丽。这些例子足以说明,吴砚耕笔下的菊花与其父塑造的菊花有了不同的神情气质,其父大多画彩叶,以花青加墨点叶居多,沿袭了恽南田的没骨点叶法,吴先生画的叶子用墨颇多,用墨点叶,更塑造了菊花的傲霜与苍劲之感,厚重的墨色与多姿的花朵相映成趣。三曰“悟”。表现为悟性极高,一点即通,生发开来,旁及其它。时人都知道吴砚耕以画菊见长,其实,她的牡丹、荷花、紫藤、玉兰,直至如珠玉般细碎的桂花,清秀袅娜的芍药,无一不擅。我曾见过吴砚耕赠友人的一幅《风菊图》,题跋为:碎影浮香,摇风含翠。此乃唐代骆宾王咏菊诗之浓缩,突出秋菊傲俏劲拔的英姿。吴砚耕采用工写结合的画法,枝干、叶片用写意,花朵、花瓣用工笔,细勾细描,丝丝入扣,以淡绿勾染的花朵鲜明清丽,衬以浓淡不同的墨色点叶,对比强烈。可见,吴砚耕既不从抽象出发臆造形象,亦末局限于“具象”的照画照描,而是把长期观摩到的菊花,通过自己的感悟,创造出菊花的“意象”,这正是齐白石、黄宾虹等大师主张作画“介于似与不似之间”的道理。“吴氏菊派”当代有传人“江山代有才人出。”自从我和10位人大代表联袂提出“打造新扬州画派”的议案后,我和吴砚耕的外孙女周雨花便有了联系,她是扬州国画院的画师,亦以画菊成名,我每有公益活动,凡请必至,她的菊花成了我义卖场上的抢手货。据周雨花自叙,她12岁即拜外婆为师,外婆对她要求严格,先教做人的道理,再教画画的技艺。外婆常说,要想把画画好,不吃苦是不行的,只有熬得三更灯火五更鸡鸣苦学苦练,才有基础学好画画。同时,她从书法、诗词开始教起,间以指导临摹,方法很科学,周雨花进步很快,多次得到外婆的夸赞。跟随外婆几十年学画,今天周雨花画的菊花不仅酷似外婆的菊花,更是神似外婆的菊花,成了吴门画菊第三代传人。吴砚耕的重外孙女钟丹群作为吴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再传人破格进入扬州国画院,在扬城崭露头角。她说,家传的东西那是深入至骨髓血液中的。而当今时代,艺坛繁花似锦,名家辈出,只有转益多师,拓宽眼界,才能将吴氏菊花发扬光大。进入扬州国画院后,她又潜心画菊,在家传基础上,又有一番景象,更艳丽、更具装饰性,更有时代感。吴氏一门四代,皆为名画师,实不多见。吴门还有一支传承人,就是吴砚耕姐姐的孩子,叫张宇、张宽。张氏兄弟现在已成工艺大师,著名画家。他们从小痴迷绘画,当年受到姨母对他们学画的积极鼓励。姨母回扬后,张氏兄弟常去国画院,或她的住处聆听教诲,言谈之中,姨母总是显露出对晚辈事业上的进展和生活方面的关爱之情。余霞散成绮,运河静如练。如今,吴砚耕先生已随昨日的落英化作了永远的花魂,也成了运河之静,但她定会以满天的霞绮散彩来装扮扬州书画艺术上又一个巅峰时期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