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铺装地面栽植 在具铺装地面的立地环境中植树,如人行道、广场、停车场等具硬质地面铺装的立地,建筑施工时一般很少考虑其后的树木种植问题,因此在树木栽植和养护时常发生有关土壤排、灌、通气、施肥等方面的矛盾,需作特殊的处理。(一)铺装地面栽植的环境特点 1、树盘土壤面积小。在有铺装的地面进行树木栽植,大多情况下种植穴的表面积都比较小,土壤与外界的交流受制约较大。如城市行道树栽植时容留的树盘土壤表面积一般仅1~2m2,有时覆盖材料甚至一直铺到树干基部,树盘范围内的土壤表面积极少。 2、生长环境条件恶劣。栽植在铺装地面上的树木,除根际土壤被压实、透气性差,导致土壤水分、营养物质与外界的交换受阻外,还会受到强烈的地面热量辐射和水份蒸发的影响,其生境比一般立地条件下要恶劣得多。研究表明,夏季中午的铺装地表温度可高达C以上,不但土壤微生物被致死,树干基部也可能受到高温的 。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建设的各类大型城市广场,崇尚采用大理石进行大面积铺装,更加重了地表高温对树木生长带来的危害。 3、易受机械性 。由于铺装地面大多为人群活动密集的区域,树木生长容易受到人为的干扰和难以避免的损伤,如刻伤树皮、钉挂杂物,在树干基部堆放有害、有碍物质,以及市*施工时对树体造成的各类机械性 。(二)铺装地面的树木栽植技术 1、树种选择。由于铺装立地的特殊环境,树种选择应具有耐干旱、耐贫瘠的特性,根系发达;树体能耐高温与阳光暴晒,不易发生灼伤。 2、土壤处理。适当更换栽植穴的土壤,改善土壤的通透性和土壤肥力,更换土壤的深度为50—cm,并在栽植后加强水肥管理。 3、树盘处理。应保证栽植在铺装地面的树木有一定的根系土壤体积。据美国波士顿的调查资料,在有铺装地面栽植的树木,根系至少应有3m3的土壤,且增加树木基部的土壤表面积要比增加栽植深度更为有利。铺装地面切忌一直伸展到树干基部,否则随着树木的加粗生长,不仅地面铺装材料会嵌入树干体内,树木根系的生长也会抬升地面,造成地面破裂不平。 树盘地面可栽植花草,覆盖树皮、木片、碎石等,一方面提升景观效果,另一方面起到保墒、减少扬尘的作用;也可采用两半的铁盖、水泥板覆盖,但其表面必须有通气孔,盖板 不直接接触土表。如在荷兰和美国,一般采用图7—1的处理方法,以减少铺装地面对树体的 ,也可减少树木对铺装面的破坏。 如是水泥、沥青等表面没有缝隙的整体铺装地面,应在树盘内设置通气管道以改善土壤的通气性。通气管道一般采用PVC管,直径10—12cm,管长60—cm,管壁钻孔,通常安置在种植穴的四角(图7-2)。二、容器栽植(一)容器栽植的特点 在可提供的植树地面空间往往有限的地域,如商业区的步行街、商场门前、停车场等城市中心区域,为了增加树量,营造绿色,通常使用各类容器来栽植树木。 1、应用特点 1)可移动性与临时性。这是容器栽植的 特点。在自然环境不适合树木栽植、空间狭小无法栽植或临时性栽植需要等情况下,可采用容器栽植进行环境绿化布置。如上海南京路商业街原本没有树木栽植,改造成步行街后,为了构筑树木的绿色景观并为行人提供凉荫,在道路全部为铺装的条件下,采用摆放各式容器栽植树木的方法,进行生态环境补缺。特别是为了满足节假日等喜庆活动的需要,大量使用容器栽植的观赏树木来美化街头、绿地,营造与烘托节日的氛围。 2)树种选择多样性。由于容器栽植可采用保护地设施培育,受气候或地理环境的限制较小,树木种类选择就较自然立地条件下栽植的要多。在北方,利用容器栽植技术,更可在春夏秋三季将原本不能露地栽植的热带、亚热带树种呈现室外,丰富观赏树木的应用范畴。 2、栽培特点 1)容器种类。提供树木栽植的容器,材质各异,常用的有陶、瓷、木、塑料等。 陶盆透气性好,但易碎,不宜经常搬动;外表朴实,多用作室外摆放。瓷盆多为上釉盆,透气性不良,对树体生长不利;盆面时有彩绘,多用于室内摆饰。 木盆多用坚硬而不易腐烂的杉、松、柏等木料制作,且外部通常刷以油漆,既可防腐,又增加美观。桶底设排水孔,桶边通常装有方便搬动的把手。 强化塑料盆质轻、坚固、耐用,可加工成各种形状、颜色,但透气性不良,夏天受太阳光直射时壁面温度高,不利于树体根系的生长。 玻璃纤维强化灰泥盆是 采用的一种栽植容器,坚固耐用性同强化塑料盆,易于运输,但面壁厚,透气性不良。 另外,在铺装地面上砌制的各种栽植槽,有砖砌、混凝土浇注、钢制等,也可理解为容器栽植的一种特殊类型,不过它固定于地面,不能移动。 2)容器大小。栽植容器的大小不定,主要以容纳满足树体生长所需的土壤为度,并有足够的深度能固定树体。一般情况下的容器深度为,中等灌木40—60cm,大灌木与小乔木则至少应有80—cm的深度。 3)基质种类。容器栽植需要经常搬动,应选用疏松肥沃、容重较轻的基质为佳。 a、有机基质。常见的有木屑,稻壳、泥炭、草炭、腐熟堆肥等。锯末的成本低、重量轻,便于使用,以中等细度的锯末或加适量比例的刨花细锯末混用,效果较好,水分扩散均匀。在粉碎的木屑中加入氮肥,经过腐熟后使用效果更佳。但松柏类锯末富含油脂,不宜使用;侧柏类锯末含有*素物质,更要忌用。泥炭由半分解的水生、沼泽地的植被组成,因其来源、分解状况及矿物含量、pH值的不同,又分为泥炭藓、芦苇苔草、泥炭腐殖质等三种。其中泥炭藓持水量高于本身干重的10倍,pH3.8-4.5,并含有氮(约1-2%),适于作基质使用。 b、无机基质。常用的有珍珠岩、蛭石、沸石等。石至石为云母类矿物,在炉中加热至0℃后,膨胀形成孔多的海绵状小片,无*无异味。在化学成分上含有结晶水的镁-铝-铁 盐,呈中性反应,具有良好的缓冲性能;持水力强,透气性差,适于栽培茶花、杜鹃等喜湿树种。珍珠岩属硅质矿物,由熔岩流形成。矿石在炉中加热至℃,成为海绵状小颗粒,容重80-kg/m3,pH值5-7,无缓冲作用,也没有阳离子交换性,不含矿质养分;颗粒结构坚固,通气性较好,但保水力差,水分蒸发快,特适木兰类等肉质根树种的栽培,可单独使用,或与沙、园土混合使用。沸石的阳离子交换量(CEC)大,保肥能力强。 草炭、泥炭等有机基质的养分含量多,但保水性差;无机基质蛭石、珍珠岩等却有良好的保水性与透气性。一般情况下,栽植基质多采用富含有机质的草炭、泥炭与轻质保水的珍珠岩、蛭石成一定比例混合,二者优势互补,相得益彰。 4)营养与水分。自然条件下树体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的多种养分,大部是从土壤中吸取的。容器栽植因受容器体积的限制,土壤基质及所能供应的养分均有限。容器基质土壤的封闭环境也不利于根际水分平衡,遇暴雨时不易排出,遇干旱时又无法吸收补充,故需精细养护。 容器栽植,虽根系发育受容器的制约,养护成本及技术要求高;但容器栽植时的基质、肥料、水分条件易固定,又方便管理与养护。在裸地栽植树木困难的一些特殊立地环境,采用容器栽植可提高成活率;一些珍稀树木、新引种的树木、移植困难的树木,则可先直接采用容器培育,成活后再行移植。(二)容器栽植的树种选择 容器栽植特别适合于生长缓慢、浅根性、耐旱性强的树种。乔木类常用的有桧柏、五针松、柳杉、银杏等;灌木的选择范围较大,常用的有罗汉松、花柏、刺柏、杜鹃、桂花、继木、月季、山茶、八仙花、红瑞木、珍珠梅、榆叶梅、栀子等。地被树种在土层浅薄的容器中也可以生长,如铺地柏、平枝栒子、八角金盘、菲白竹等。(三)容器栽植的管理 1、浇水。室外摆放的容器栽植树木易失水干旱,根据树体的生长需要适期给水,是容器栽植养护技术的关键。由于容器内的培养条件较固定,可比较容易地根据基质水分的蒸发量,推算出补水需求。例如一株胸径5cm的银杏,栽植于1.5m长、1m高的容器中,春夏平均蒸发量约为L/d,一次浇水后保持在容器土壤中的有效水为L,每3天就得浇足水一次。精确的计算可采用在土壤中埋设湿度感应器,通过测量土壤含水量,以确定灌溉量。水分管理一般采用浇灌、喷灌、滴灌的方法,以滴灌设施最为经济、科学,并可实现计算机控制、自动管理。 2、施肥。容器栽植中的基质及所含的养分均极有限,根本无法满足树体生长的需要,施肥是容器栽植的重要措施。容器栽植最有效的施肥方法是结合灌溉进行,将树体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溶于水中,根据树木生长阶段和季节特征确定施肥量。此外,采用叶面施肥,也是一种简单易行、用肥量小、发挥作用快的施肥方法。 3、防倒伏。容器栽植树木的困难,除了水分、养分供应外,还由于树木地上部分的庞大树冠影响其稳定性,风倒的可能性增加。树木的树形、叶片、枝密度及绿叶期等特性都影响树冠受风面积,一般枝叶繁茂的常绿乔木更易被大风吹倒。适度修剪可减少树木的受风面,风从枝叶空隙中穿过,可降低风倒的发生。在风大或多风的季节,将容器固定于地面,是增加其稳定性的最稳妥措施。 4、修剪。容器栽植的树木,根系生长发育有限,合理修剪可控制竞争枝、直立枝、徒长枝生长,从而控制树形和体量,保持一定的根冠比例,均衡生长;合理修剪尚可控制新梢的生长方向和长势,均衡树势。(四)乔木的容器栽植设计 图7-3是城市商业区经常可见的乔木容器栽植,若采用滴灌措施,可将连接着水管的滴头直接埋在土壤中,水管与供水系统相连,供水量可实现微机控制。在容器底部铺有排水层,主要由碎瓦等粗栏材料组成,底部中间开有排水孔。容器壁由两层组成,一层为外壁,另一层为隔热层。隔热层对于外壁较薄的容器尤为重要,可有效减缓阳光直射时壁温升高对树木根系造成的 (图7—4)。
专业交流
中国园林植物配置QQ交流群:
合作、投稿、咨询
请联系
轻点击阅读原文白癜丸价格在哪个价位区间北京中医治疗白癜风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