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金盘,最常见、最普通的一种植物。如果要是有心记录的话,毫不夸张的说,在这座城市只要出门就可遇到八角金盘。开始对八角金盘的印象,就是非常常规的一种耐阴地被,多数被片植在一起,其他并无太多吸引我的地方。
认知总会有变化的,就象人与人相处一样,很容易会因为别人一个不经意的善举或是一段默默无闻的坚守,而重新认知。记不清在哪里看到过花盆栽植的单株八角金盘,作为室内景观盆栽使用。干还算挺直,叶也很开展,与平常在室外见到的八角金盘,感觉完全不一样。那一刻的触动,让我对八角金盘的认知,开始有所变化。觉得这种孤植八角金盘的形态,才是它们的庐山真面目。
虽然片植的八角金盘,不利于其展示个体之美,但是它固有的特点还是能流露出一二的。仔细观察片植若干年的八角金盘,就会发现其叶多数分布在植株的上部,可能是密度过大,下部的阳光、雨露稀缺导致。茎干多为单干或少数分枝,也不知是自然分枝,还是受到损伤以后再分枝。年长的叶柄会是很长,与茎干几近九十度相接。
不知成年的八角金盘会长多高,2-3米我倒是经常见到。年长一点的八角金盘叶柄与茎干着生的形态,犹其是单干的,让我总有似曾相似感觉。躲在一株单干的八角金盘下,抬头往上看,这一圈圈排列有序的叶片,犹如一把绿伞。是的,这种感觉有点像番木瓜,只是番木瓜是乔木,体量要大很多。
八角金盘,五加科,八角金盘属,常绿灌木,叶片掌状分裂。八角金盘属共有两种,一种为产于日本的八角金盘,另一种为产于宝岛台湾的多室八角金盘。
有时,我也是爱抛根问底的。八角金盘名字中的‘‘八角’’,很好理解,叶片掌状分裂约八片左右。这里可体现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八’’只是概数,如一波三折,一字之师,切不可较真。其实八角金盘裂片数,我拍到的有5-9片不等。
八角金盘奇数裂片的叶片要比偶数裂片的叶片多,仔细观察它的叶片,基本算是对称的。每一裂片均有一主脉,奇数裂片的叶片中间主脉与叶柄基本在一条线上,看起来对称的比较严谨。而偶数裂片的叶片,要想达到基本对称,对称中线须为叶柄与裂片中间空白区域中线连线。这相对于叶柄与中间主脉的连线,更难找点。所以我们看到的偶数裂片叶片对称的要随意点。
‘‘八角’’的问题解决以后,现在来谈一谈‘‘金盘’’两字,我也在琢磨为何用‘‘金盘’’两字,一直也没有找到让我信服的说法。不过倒有一说:将日本产的五加科植物(Fatsiajaponica(Thunb.)Decne.etPlanch.)考订为“八角金盘”,是错误的。八角金盘是我国固有的中草药植物,实为小檗科*臼属的六角莲,而其同属植物八角莲和川八角莲也是其原植物之一。
也就是说‘‘八角金盘’’四个字,并不是用来描述我们几乎天天都可见的常规绿化植物,八角金盘的。所以我自然也找不到与‘‘金盘’’相关的特征,而‘‘八角’’的特征只是一个相似的巧合。
如此说来,手树的称呼似乎更形象一点。如想清清楚楚的了解八角金盘的前世今生,定要耗费很多脑细胞,也罢,我就到此为止。如有感兴趣的朋友,可查阅相关资料。
最近,我开始喜欢上单株的八角金盘了,要不要也养一株呢。
——————完——————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