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老莲的画,一代绝作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三级专科 http://www.bdfzkyy.com/

在明清画坛上,陈洪绶是一个怪杰。

他的作品虽承唐宋元之传统,却又突破前人成规,自创独特面目,并带有一种狂怪乱野的情绪。

鲁迅先生就曾说“老莲的画,一代绝作”。

《小品-松梅竹石盆景图》陈洪绶

馆藏: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

绣制:薛金娣

画面中一座开片瓷盆里,松树苍劲,梅花俊逸,丛竹潇洒,蒲草坚韧,顽石稳固,这些题材皆是中国文人博古怡情的典型代表。

在这幅作品中,特别注意的是那“开片”的花盆。“开片”是指瓷器釉面自然开裂的现象,自宋代哥窑、定窑人工做出足以媲美天然的开片以来,历经千年,嗜好之风经久不衰。文人喜欢开片,除了肌理之美外,更是偏爱它斑驳交错的风味,美其名曰“冰裂纹”。

绣制以细平绣针法,还原白描笔触,针线纵横交错呈现逼真的淡淡裂痕,似是为瓷瓶的小空间注入了时间性的历史幽深感。

《小品-蝴蝶纨扇图》陈洪绶

馆藏: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

绣制:薛金娣

《蝴蝶纨扇图》,在一柄半透明的丝质扇面上描绘了盛开的秋菊,一只蝴蝶似是被花朵吸引而来,又似是被扇子轻扑于下,并与菊花图案有所重叠,只留部分蝶身半现在纨扇之外。

更绝妙的是陈洪绶将款识落在纨扇之上,形成优雅而质朴的“画中画”。

小品画面中蝴蝶的触须花纹、秋菊的花蕊花瓣,皆小而精细,所以在绣制时,线要劈丝至极细,才能绣制出小而飘逸的蝴蝶、精而自然的秋菊。

蝴蝶、秋菊皆是简单而传统的题材,以针线重构出真实与再现的主题,或是借助秋花纨扇来感慨韶华易逝,亦或是借扇面上的虚幻图案和真实蝴蝶之间的冲突,来表达人生亦真亦幻的感悟。

《小品-铜盆映月图》陈洪绶

馆藏: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

绣制:薛金娣

明代中期以来,金石风尚兴起,锈迹斑斑的铜器成为陈洪绶作品中瞩目的题材。

一面朵云边波浪纹的浅铜盆,放置在用绣满凤凰纹样的锦缎包裹着的卷足圆凳上,凳腿上也精致地画满了装饰花纹,凳子旁边还点缀了花草丛竹,似乎这是在庭院之中,铜盆里盛满的清水中潋滟着一轮圆月的倒影。

画面虽不着一色,以针线呈现朴素的绘画手法,但在细节的绣制上始终精致细微。锦缎上的龙凤呈祥、铜盆上斑驳的波浪纹理以及圆凳的锦缎包裹带来的褶皱变化,都通过一针一线细密的还原出来。

《小品-妆台铜镜图》陈洪绶

馆藏: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

绣制:薛金娣

与《铜盆映月图》立意相似的另一帧《妆台铜镜图》更是直接描绘了一面正对观众的八角菱花镜,镜子背后的流苏飘舞其下,莲花状的发簪和莲蓬玉兔纹样的戒指也被置于其间,一朵折枝花将这三者巧妙地串联起来,大有“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菱花镜里形容瘦”的暗示。

流苏飘如游丝,丝带花纹细巧,皆绣制的纯粹干净,丝线的质感更是给作品增添了一种古拙、清逸之感,从而流露出通透而高逸的格局气象。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jiaojinpana.com/bpfb/123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