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哈,LULU又来了哟~
“寂寥小雪闲中过,斑驳轻霜鬓上加。”今天我就给小伙伴们说一说二十四节气——小雪~
银杏摇落一地金
蓼花红遍,丹枫渐染
枝上些许叶子也还兀自绿着
而在北国萧索的大地上
冬的礼物已然翩跹到来
“小雪”作为一个气候概念
并不代表着一定会下雪
但却昭示着降雪大幕被徐徐拉开
此时节
雪,成为了人们最期盼的东西
迎冬小雪至,应节晚虹藏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
“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
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
自然世界,瞬息万变,
但节气却一如既往,
在极端天气或偶有意外时,
为人们指明生活的节奏,
让万物重归安宁。
小雪·三候
一候,虹藏不见
天寒地冻的北方多在下雪
因此也难以见到彩虹
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
天地间,阳气升而阴气降
阴阳不交,万物失去生机
三候,闭塞而成冬
天地闭塞,万物逐渐收敛
正式走入冬的季节
小雪·诗词
小雪是冬日,却不是凛冬。此时虽万物衰败,却偶有温柔雪落,为天地 ,添了风雅。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那是唐时白居易的风雅,红炉火正旺,绿蚁酒温热,恰逢知交在侧,笑问可否,小酌几杯。
赏雪对酒,煮雪煎茶,伴雪读书,这些平常之事,一旦有了小雪的牵绊,便有了浪漫加持,风雅作陪。
·《负冬日》·
唐·白居易
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
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
初似饮醇醪,又如蛰者苏。
外融百骸畅,中适一念无。
旷然忘所在,心与虚空俱。
入冬以来,天气多阴冷晦暗,小雪节气后若遇晴天最宜“负暄”。
或于路上、院中,背着太阳走走,或于树下闲坐,晒晒太阳,一团暖气从后背生发,渐渐遍满肌肤,烘得心中温暖,连带着整个人都舒展了起来。
·《小雪》·
唐·戴叔伦
花雪随风不厌看,
更多还肯失林峦。
愁人正在书窗下,
一片飞来一片寒。
下雪天时,戴叔伦在窗前看书。花雪随风飘扬,煞是好看,许多都飞到山林里。诗人在窗前看书,看着飞扬的雪花,感到阵阵寒意。
“一片飞来一片寒”很应景的说。
“小雪”自然笔记
严酷的冬天正在启幕,而自然界中的花儿们,则是永不落幕的风景。
风萧瑟涌起,落叶在空中上升下舞,画出美丽的弧线终落于大地母亲的怀抱。
朱槿
八角金盘
蟹爪兰
朱槿
朱槿花单花开花时间比较短,有些甚至是朝开暮落,然而超长的花期中,不断的有花开,尤其是在百花凋零的冬天,只要遇见,总会令人无限欣喜。
八角金盘
初冬,室外开花的植物变得稀少了,八角金盘浓绿茂密的叶丛中,渐渐挺出华葶,撑开稀疏的伞形花冠,绽放出簇簇圆球形的礼花。
蟹爪兰
已到11月下旬,不少蟹爪兰便争先恐后绽开了,有姿态迷人的,有气势壮观的,还有含苞待放的,都美的冒泡。
绘“小雪”
初冬之时,满目枯*。
中国文化践行者朱爱朝校长在《朱爱朝二十四节气自然笔记》小雪这一章节写道:“冬天干枯的植物,失去了水分,也不再有养分的供给。植物生长需要一定的温度,但冬天非常寒冷,干枯的植物在阳光和干燥的空气里,会越来越干。然后,风刮过来,雨打下来,它们会变成细小的颗粒,直到成为大地的一部分,滋养新的植物生长。
在冬天,让我们找到一株干枯的植物,看看它变成了什么样子,颜色是怎样的。我们可以回忆一下,在这之前,它是什么样子,又是什么颜色。用手摸一摸,你会有怎样的感觉?用鼻子闻一闻,它还能散发出植物特有的清香吗?面对这株干枯的植物,你有怎样的感受?
请你用图画+文字的自然笔记的方式,记录下来。”
图片摘自《朱爱朝二十四节气自然笔记》
好吃知时节丨小雪
孔夫子在《论语》中提出了“不时不食”的理念,主张饮食要要遵循大自然的生长规律,每个季节都应该顺应节令。食物是公平的,你赋予它多少时间和精力,它便回馈给你多少美味!”
小雪以至,LULU给大家推荐了一些美食哟~
腊味
推荐理由:
“冬腊风腌,蓄以御冬。”
“小雪”后,气温急剧下降,天气也变得十分干燥,正是加工腊肉的好时机。
此时不少农家开始动手做香肠、腊肉,等到春节前后,刚好是一餐美味。
记忆中,妈妈腌制的腊味就是冬日里最温暖的味道。
腊味飘香,承载着浓郁的乡味,亦是中国人心中难舍的春节符号。
糍粑
推荐理由:
“十月朝,糍粑禄禄烧。”糍粑由糯米蒸熟捣烂后制成,南方人喜爱在农历十月吃糍粑。
这种软糯甜香的食物,在寒冬吃来尤为温暖、满足,也包含着吉祥的寓意,象征着丰收和团圆。
腌菜
推荐理由:
“小雪”节气前后,容易“下霜”,被霜打过的菜容易软化,因此人们通常都会选择在此时腌菜,以备冬天新鲜蔬菜减少时享用。
楼道里摆放着硕大的腌菜缸,屋檐下晾着一串串干菜……
这都是我们记忆中温暖的冬日印象。
LULU说
冬雪雪冬小大寒
天渐冷,冬渐深
愿有人陪你共度寒霜
愿天寒人暖
让我们用一颗丰足而善良的心
迎接这美妙时节和诗意景象的到来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往期
推荐
LULU说
立冬
LULU说
霜降
LULU说
寒露
策划:皮皮、焱焱
图片:网络
编辑:洋洋
初审:焱焱
终审:皮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