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
日
艾草与粽叶的草本气息
在夏天的风里飘香
送上美好的祝福
让我们品粽子
共度端午佳节
来点端午小知识
1
端午
中国 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端午节自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 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2
端
午
“五*”vs“五红”
端午吃五*是汉族的民间风俗,流行于江南等地。“五*”有:*鳝、*豆、*瓜、咸蛋*和*酒。而其他地方也有端午吃“五红”的习惯:烤鸭、苋菜、红油鸭蛋、龙虾、雄*酒。
中医认为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时候,在这一天吃“五*”,不但可祛五*,还可借用端午节的“阳中之阳”,增强自身的精、气、神、血。而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五*”“五红”中有富含多种维生素和优质蛋白质。无论是吃“五*”还是吃“五红”,每个地方风俗习惯略有不同,但都意在端午能吉祥安康,平平安安。
3
端午来历之说——纪念屈原说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却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公元前年,秦*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人们为了保全屈原的尸身,便把饭团等食物投入河里,意在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 屈大夫。后来担心饭团被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悄悄告诉你
端午还有养生小妙招
01
洗药浴澡,疏通经络
古:“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浣溪沙端午》苏轼
今:在传统说法中,端午过后,所谓的“五*”—苍蝇、蚊虫、蜈蚣等*虫逐渐出现,儿童容易开始长痱子、疖子。为此在端午前后,民间一直以来都有端午日洗药浴驱“五*”的习俗。
在药浴时,药物水溶液中的有效成分从皮肤和呼吸道黏膜进入体内可起到驱风散寒、清热解*、祛湿止痒等功效。
小贴士:药浴之前在选材时,应根据自身体质,结合医生的建议来选择,自己盲目选择的话,有可能事倍功半。同时沐浴 不要超过20分钟,室温以20℃-22℃为宜,水温略高于体温即可。
02
洒雄*酒,驱除蛇蚁
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渔家傲》欧阳修
今:端午节喝雄*酒的传统习俗源于古人为了在端午气温上升,蚊蝇繁殖增多,疫病多发时辟邪解*,驱除蛇蚁。实际上,雄*的主要作用在于外用而非内服,将其洒在墙角等处用,以“告诉”各种小动物:此路不通,绕道而行。
小贴士:雄*的主要成分是二 二砷,加热氧化后会成为剧*的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雄*酒虽好可不能贪杯哦。
03
悬挂菖艾,辟邪祛湿
古: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端午即事》文天祥
今:端午时节,采集艾叶、菖蒲挂在门楣、窗户的习俗是取其辟邪的寓意。艾叶作为药用植物具有特殊气味,除了有较好的驱虫效果外,还有祛湿、散寒、止血、芳香通窍等作用。中医也常用艾条用于艾灸,通畅全身气血,活血化瘀,祛风除湿。
小贴士:过敏体质人群要谨慎用艾,谨防因挂艾草引起哮喘等过敏性疾病。
04
食糯米粽,养胃健脾
古:“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渔家傲》欧阳修
今: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被贯彻“民以食为天”理念传承发扬。粽子里的糯米可以开胃健脾,增进食欲,改善肠胃消化功能。粽叶也有功效,无论是北方常用的芦苇叶还是南方多用的竹叶或荷叶,都有清热除烦的药用功效。其中粽子里常放的红枣,还可补益气血,美白养颜。
小贴士: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红豆粽等甜粽,有胃病的人吃粽子可选择大米粽或五谷粽,有胆结石、胆囊炎和胰腺炎的患者建议不要吃肉粽、蛋*粽等过于油腻以及脂肪、蛋白含量过高的粽子,谨防引起消化不良、胀气。粽子好吃但是要适量哟!
农历五月初五日
愿君端午安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